提肛运动不是单纯收缩屁股,而是有意识地收缩和放松肛门及会阴部肌肉群的运动。提肛运动主要锻炼盆底肌群,包括肛提肌、耻骨直肠肌等,对改善肛门直肠功能、预防痔疮等有积极作用。
提肛运动的核心是控制盆底肌群而非臀部肌肉。正确做法为吸气时缓慢收缩肛门及会阴部,如同憋尿或控制排便时的动作,保持3-5秒后呼气放松。臀部肌肉在过程中应保持自然状态,过度收缩臀部反而会减弱盆底肌的锻炼效果。该运动可增强尿道、肛门括约肌的控便能力,缓解轻度压力性尿失禁,对产后女性盆底功能恢复尤为有益。
若错误地将提肛运动理解为收缩臀部,可能导致臀大肌代偿性用力,不仅无法有效锻炼目标肌群,还可能引发腰部酸痛。部分人群因长期久坐导致盆底肌感知力下降,初期可能难以区分肌肉控制,可通过中断排尿训练帮助定位肌肉。痔疮术后患者进行提肛运动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力度,避免过度收缩影响伤口愈合。
建议每天分3-4组练习,每组10-15次,坐、站、卧姿均可进行。搭配腹式呼吸能提升效果,运动前后避免膀胱充盈。长期便秘或盆底肌高张力者应咨询康复医师,必要时结合生物反馈治疗。日常避免久坐久蹲,如出现肛门坠胀或疼痛需暂停运动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