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袋切除术可能存在术后肿胀、感染、下睑外翻等风险,但多数并发症可通过规范操作和术后护理避免。眼袋切除术是整形外科常见手术,适用于改善下睑皮肤松弛、脂肪膨出等问题。
术后肿胀是眼袋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反应,通常1-2周逐渐消退。手术过程中可能损伤微小血管和淋巴管,导致局部组织液积聚。冷敷和头部抬高有助于减轻肿胀程度。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淤青,多在7-10天内自行吸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膏可预防感染,如红霉素眼膏、氧氟沙星眼膏等。
下睑外翻是较严重的并发症,多因术中去除皮肤过多或瘢痕挛缩导致。轻度外翻可通过按摩和热敷改善,严重者需手术矫正。术中精准评估皮肤去除量是预防关键。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双侧不对称,与术前设计或愈合差异有关。选择经验丰富的整形外科医师可降低此类风险。术后早期可能出现暂时性干眼症状,与眼轮匝肌功能暂时性减弱有关,通常1-3个月恢复。
术后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揉搓眼睛。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和低头动作,防止出血和肿胀加重。饮食宜清淡,限制钠盐摄入有助于减轻水肿。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眼药水,定期复诊检查恢复情况。术后3个月内避免强光刺激,外出可佩戴墨镜防护。如出现持续疼痛、视力变化或分泌物异常,应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