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清爽一夏的土豆泥多种做法

发布于 2018/07/19 11:35 复禾健康

土豆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马铃薯泥,主要的原料就是马铃薯,放到容器中进行相应的搅拌加入一些调料之后就可以变成可以食用土豆泥,做成一味好吃的美食,土豆泥在西餐中是非常受欢迎的,那么你知道该怎么做吗?今天小编教大家几个不同的土豆泥做法,赶紧试试吧!

家常土豆泥做法

传统做法

1. 先将土豆洗净、去皮、切块。将鲜肉切成小丁。

2. 往锅里放油,等油热到五成时将土豆块和肉丁放入翻炒,放盐、胡椒粉和适量清水。

3. 大约十分钟,开锅,将软了的土豆捻成泥状,继续炖,至非常软烂时,可放鸡精出锅。

小贴士

注意油不要太多,炒到变色时就放清水。

也可将土豆连皮一起煮,煮到透心为止(如用筷子轻松插入土豆内部,说明已经煮好)。将煮熟的土豆淋干,剃皮,放到碗里,用工具捣烂土豆(建议使用打蛋器)。至于各种不同的风味做法,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加工。可再将土豆泥炒一炒(不建议,但这样会很香),加入沙拉酱或牛奶(黄油,牛油,奶酪皆可),加点黑胡椒,肉末口味会更佳。

多种土豆泥做法

(一)欧味土豆泥

材料:土豆3个,黄油1小盒(超市买的),鲜奶3勺,黑胡椒,盐,芥末。

做法

1.土豆洗净,放入电饭锅里煮30分钟。

2.把土豆拿出来,剥皮,用饭勺捣成泥状,加入黄油、鲜奶、胡椒粉、盐、芥末,拌成酥油样就可以了。

(二)鸡汁土豆泥

先把拌匀的土豆泥挖成小球,或者用手揉成小球,放在盘子里,摆好。若是用手来做小球的话,把手用清水沾湿,就不会粘手了。再往小锅里倒入小半碗鸡汤,加黑胡椒粉,加切成细丝的火腿丝(或者香肠丝),烧开后,用水淀粉勾芡。把芡汁倒在土豆球上,看着很可爱,又好吃的鸡汁土豆泥就做好了。用的鸡汤已有咸味,所以,就没有再加盐,若是没有咸味的话,就要酌情加一点盐才好。

注:1)取一点淀粉加水搅匀,即是水淀粉,喜欢薄芡的话,就少放点淀粉,喜欢厚芡的话,就多放点淀粉。

2)关于土豆泥,可以用买来的现成土豆泥粉(据说肯德基等快餐店就是用现成的土豆泥粉),加牛奶、黄油等直接来调,也可以用土豆自己来做。

3)关于鸡汁,自己熬当然好,不过,嫌麻烦就用买的鸡汤罐头了。

(三)杂蔬土豆泥

材料:大土豆1个,冷冻玉米粒、青豆粒、胡萝卜粒半碗,盐,奶粉。

做法:1.土豆去皮切片;蔬菜粒洗净。

2.把蔬菜粒扔到锅里加少许盐煮,水开之后把土豆片放到蒸隔里蒸,直到土豆蒸熟。

3.把蔬菜粒捞出沥干水分,把土豆碾成泥,然后把蔬菜粒、奶粉、少许盐加入土豆泥中拌匀即可。或者买现成的蔬菜丁方便。

(四)蛋奶土豆泥

做法:土豆2个,鸡蛋1个,牛奶4勺,奶粉,盐,胡椒粉。

做法:1.土豆洗净,去皮切片。

2.鸡蛋煮熟,同时把土豆片放蒸隔上蒸;然后土豆捣成泥,鸡蛋把蛋白和蛋黄分开,蛋黄捣碎,蛋白切丁。

3.把土豆泥、蛋黄泥加少许盐、胡椒粉还有牛奶拌匀(牛奶的量随意,喜欢稀点的就多加点,我喜欢稠稠的土豆泥,但是又想要奶香味,所以又加了2勺奶粉),后加入蛋白丁拌匀即可土豆泥简单又好吃。可以加奶(鲜奶、奶粉)、胡椒粉、芥末、奶油、黄油……各种调味,怎么都好吃。

营养价值

1.营养丰富

土豆富含蛋白质,甚至优于大豆,接近动物蛋白土豆还含丰富的赖氨酸和色氨酸,这是一般粮食所不可比的。土豆还是富含钾、锌、铁的食物。所含的钾可预防脑血管破裂。它所含的蛋白质、维生素C,均为苹果的10倍,维生素B1.B2.铁和磷含量也比苹果高得多。总体看,它的营养价值相当于苹果的3.5倍。

2.利于减肥

土豆同大米相比,所产生的热量较低,只含0.1%的脂肪。如果每日坚持有一餐只吃土豆,对减去多余脂肪会很有效。

3.防中风

每周平均吃上五至六个土豆,患中风的危险性可减少40%,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4.和胃健脾

土豆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的作用,对胃溃疡、习惯性便秘、热咳及皮肤湿疹也有治疗功效。土豆所含的纤维素细嫩,对胃肠黏膜无刺激作用,有解痛或减少胃酸分泌的作用。常食土豆已成为防治胃癌的辅助疗法。

医学价值

祖国医学认为,土豆性平,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之功效;能改善肠胃功能,对胃溃疡、十二脂肠溃疡、慢性胆囊炎、痔疮引起的便秘均有一定的疗效。土豆中还 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可以有效地预防高血压。当人体过多地摄入盐分后,体内钠元 素就会偏高,钾便呈现出不足而引起高血压,故常吃土豆能及时地给体内补充所需 求的钾元素;土豆中的维生素C除对大脑细胞具有保健作用。

结语:看完上文大家知道该怎么做土豆泥了吧,土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马铃薯,马铃薯的应用有很多,营养价值也很丰富,上述这几个不同土豆泥的做法你学会了吗?做好之后放进冰箱里并好冰镇一下口味更好哦!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