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近视的主要症状包括远视力模糊、视疲劳、眯眼视物、夜间视力下降和眼球突出。这些症状可能随近视度数增加而加重。
1、远视力模糊:
患者看远处物体时出现模糊不清,是近视最典型的症状。由于眼轴过长或角膜曲率过陡,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导致远处物体成像不清晰。这种模糊感在未矫正状态下持续存在,且会随度数加深逐渐加重,严重者可能仅能看清30厘米内的近处物体。
2、视疲劳:
长时间用眼后出现眼部酸胀、干涩、头痛等不适。近视患者为看清远处常需要过度调节睫状肌,加上可能存在的屈光参差或散光,易导致调节功能紊乱。部分患者会伴随畏光、流泪等症状,尤其在长时间阅读或使用电子屏幕后加重。
3、眯眼视物:
患者会不自主地眯眼以暂时提高视力清晰度。通过缩小睑裂减少瞳孔入光量,产生类似针孔镜效应,可短暂改善视网膜成像质量。但长期眯眼可能加重视疲劳,还可能导致眼周皱纹增多等外观改变。
4、夜间视力下降:
在光线昏暗环境下视力明显减退,常伴有眩光现象。夜间瞳孔扩大时眼球像差增大,未矫正的近视患者视网膜成像质量进一步降低。部分高度近视者可能合并暗适应能力下降,表现为从亮处转入暗处时视力恢复缓慢。
5、眼球突出:
高度近视者可能出现眼球前突等外观改变。由于眼轴长度超过26毫米,眼眶容积与眼球比例失调,部分患者会呈现"金鱼眼"样改变。这种情况多伴随后巩膜葡萄肿等病理性改变,需警惕视网膜脱离风险。
建议近视患者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验光检查,及时调整矫正度数。日常注意用眼卫生,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时间,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叶黄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等,有助于维护视网膜健康。高度近视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