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疗期间头晕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6/09 20:40

鼻咽癌放疗期间头晕可能由放疗副作用、贫血、前庭功能障碍、药物反应、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调整、营养支持、前庭康复训练、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

1、放疗副作用:

放射线对脑干及内耳结构的直接损伤可能导致头晕,临床称为放射性前庭病变。典型表现为体位改变时眩晕加重,可能伴随耳鸣或听力下降。治疗需联合神经保护剂如甲钴胺,并调整放疗剂量分割方案。

2、贫血:

放疗引起的骨髓抑制会导致血红蛋白下降至90g/L以下,脑组织缺氧引发头晕。患者常见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悸,需每周监测血常规。轻度贫血可通过富铁饮食改善,重度需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

3、前庭功能障碍:

肿瘤侵犯或放疗损伤前庭神经时,会出现旋转性眩晕伴恶心呕吐。Brandt-Daroff训练等前庭康复操可促进代偿,严重者可短期服用异丙嗪缓解症状,但需注意该药可能加重口干等放疗副作用。

4、药物反应:

化疗药物顺铂具有耳毒性,可能损伤前庭毛细胞;止吐药昂丹司琼也可引起轻度头晕。建议记录头晕发作与用药时间关联性,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更换止吐方案或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改善微循环。

5、心理因素:

焦虑抑郁引发的躯体化症状可表现为持续性头昏,多伴有睡眠障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后,认知行为疗法联合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可有效改善,但需警惕与止痛药的相互作用。

放疗期间建议保持每日1500ml饮水,避免快速起身诱发体位性低血压。饮食选择高蛋白流质如蒸蛋羹、鲫鱼汤,分6-8次少量进食。可进行低强度前庭训练如眼球追踪练习,每日3组每组5分钟。若头晕伴随喷射性呕吐或意识模糊,需立即排查放射性脑病。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建议持续监测前庭功能,通过步态训练和平衡练习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