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皮疹多数属于自限性疾病,可通过退热护理、皮肤保湿、抗病毒药物、对症止痒、隔离观察等方式处理。病毒性皮疹通常由肠道病毒、疱疹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引起。
1、退热护理:
约60%病毒性皮疹伴随发热,体温超过38.5℃时建议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保持室温22-24℃,避免穿盖过厚,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时需避开皮疹部位。
2、皮肤保湿:
皮疹瘙痒时可涂抹氧化锌软膏或无香料润肤霜,每日2-3次。避免使用含酒精的爽身粉,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时间不超过10分钟。手足口病引起的水疱皮疹需保持干燥。
3、抗病毒治疗:
疱疹病毒感染可用阿昔洛韦,重症麻疹需注射利巴韦林。普通幼儿急疹等自限性疾病通常无需抗病毒药物。使用更昔洛韦等药物需监测肝肾功能。
4、对症止痒:
口服氯雷他定糖浆可缓解荨麻疹样皮疹,炉甘石洗剂适用于未破溃的丘疹。风疹引起的皮疹多无需特殊处理,麻疹皮疹消退后会出现糠秕样脱屑。
5、隔离观察:
水痘需隔离至全部结痂,手足口病隔离期2周。密切监测是否出现嗜睡、喷射性呕吐等脑炎征兆,或呼吸急促等心肌炎表现。麻疹患儿需补充维生素A预防角膜软化。
患病期间宜选择小米粥、南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海鲜、芒果等易致敏食物。保持指甲修剪平整防止抓伤,衣物选择纯棉材质。恢复期可适当补充乳铁蛋白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人群聚集场所。多数病毒性皮疹1-2周自愈,若出现持续高热、皮疹化脓或精神萎靡需及时就医。幼儿急疹退热后出疹具有诊断意义,家长无需过度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