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X线检查时,可通过穿戴铅防护用品、保持安全距离、缩短曝光时间、保护敏感器官、选择低剂量设备等方式减少辐射暴露风险。X线检查的防护措施主要有铅围裙防护、甲状腺防护、生殖腺防护、控制照射范围、优化设备参数等。
1、铅围裙防护
铅围裙能有效阻挡散射X射线,适用于非检查部位的防护。标准铅当量应达到0.5mm以上,覆盖区域包括胸腹部及大腿上部。检查时需确保铅围裙完全展开无折叠,特别注意保护造血功能活跃的骨盆区域。对于儿童及育龄人群,建议采用前后双面防护设计。
2、甲状腺防护
甲状腺对辐射敏感,头颈部检查时应佩戴专用铅颈套。铅当量建议不低于0.35mm,需完全覆盖甲状软骨至胸骨上窝区域。对于牙科全景片等特殊检查,可选择带甲状腺防护槽的专用设备。儿童甲状腺体积小但辐射敏感性更高,必须强制使用防护装置。
3、生殖腺防护
性腺防护铅当量需达到1.0mm,男性采用铅三角裤,女性使用铅围裙下摆延伸设计。盆腔检查时若不影响诊断,应将防护器具置于照射野边缘。对育龄期患者,防护后性腺受照剂量可降低至原值的二十分之一。孕妇检查时须重点防护腹部。
4、控制照射范围
采用准直器严格限制照射野大小,确保仅包含必要检查区域。四肢检查时可用铅橡皮遮挡相邻部位,胸片拍摄时屏蔽上腹部。数字化摄影系统可减少重复拍摄概率,CT检查前应精确设定扫描范围,避免非必要多层扫描。
5、优化设备参数
选择配备自动曝光控制的数字化X线机,根据患者体型自动调节千伏值和毫安秒。儿童应采用专用低剂量协议,乳腺钼靶检查使用脉冲曝光技术。定期进行设备校准维护,确保辐射输出量符合国家标准,老旧设备应及时更新换代。
除专业防护措施外,受检者可主动告知医务人员妊娠可能,避免月经期盆腔检查。检查后建议多饮水促进代谢,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及维生素C的食物。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辐射防护三原则:正当化、最优化、剂量限值,非必要不检查,必要检查时做好全面防护。对于需要多次复查的患者,可考虑采用超声、核磁共振等无辐射替代检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