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是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6/16 18:46

早产儿肺透明膜病通常是由于肺部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导致的一种呼吸窘迫综合征,可能由早产、母亲糖尿病、宫内窘迫、剖宫产、多胎妊娠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氧疗、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机械通气、抗生素治疗、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

1、早产

早产是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最常见的原因,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胎儿肺部表面活性物质通常在妊娠晚期才开始大量合成,早产儿因肺部发育不成熟,表面活性物质分泌不足,导致肺泡塌陷和呼吸困难。这类患儿出生后需立即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通过保暖、监测生命体征等基础护理维持稳定,必要时给予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

2、母亲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母亲的高血糖环境会抑制胎儿肺部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这类患儿即使足月出生也可能发病,表现为呼吸急促、呻吟样呼吸。治疗需严格控制血糖,同时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滴注,配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改善氧合。

3、宫内窘迫

胎儿在宫内发生缺氧时,肺部血管收缩会导致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减少。这类患儿出生后可能出现皮肤青紫、呼吸暂停等症状。需通过血气分析评估缺氧程度,采用高频振荡通气等特殊呼吸支持,并预防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并发症。

4、剖宫产

未经产道挤压的剖宫产儿缺乏应激激素刺激,表面活性物质释放延迟。这类患儿多在出生后6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预防性使用表面活性物质可降低发病率,治疗需结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严格的液体管理。

5、多胎妊娠

多胎妊娠常伴随早产和宫内生长受限,双胎中第二个出生的婴儿风险更高。这类患儿肺部发育更不成熟,可能需要重复给予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动脉导管未闭等并发症,通过静脉营养支持促进肺部发育。

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需维持适宜的环境温湿度,采用鸟巢式体位减少能量消耗。喂养应从微量喂养开始,逐步增加奶量,优先选择母乳强化剂补充营养。出院后需定期随访肺部发育情况,监测神经系统后遗症,按时接种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家长应学会识别呼吸异常表现,避免被动吸烟等危险因素。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