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并非必须手术,但合并胆囊穿孔或化脓性胆管炎时需紧急手术干预。病情稳定者可通过药物控制炎症,后续根据胆囊功能评估决定是否择期手术。
急性胆囊炎患者若无严重并发症,通常优先采用保守治疗。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可控制感染,联合解痉药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胆绞痛。同时需禁食、胃肠减压及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超声检查显示胆囊壁增厚或胆囊周围积液但无穿孔迹象时,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可替代急诊手术。这类患者炎症消退后,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低脂饮食可减少复发。
当出现胆囊坏疽、穿孔或胆管系统化脓性感染时,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首选方案。术中需清除腹腔脓性分泌物,留置引流管观察胆汁渗漏情况。合并胆总管结石者需同期行胆道探查取石术。术后需监测肝功能指标,继续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预防感染。高龄或基础疾病较多者,可考虑分阶段实施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过渡后再手术。
急性胆囊炎患者无论是否手术,均应长期保持低胆固醇、高膳食纤维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定期复查腹部超声评估胆囊收缩功能,出现右上腹隐痛或脂肪餐后不适需及时就诊。肥胖患者需控制体重,糖尿病者严格管理血糖,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胆道系统再次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