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头发里有像头皮屑一样的东西通常是乳痂,医学上称为脂溢性皮炎。乳痂可能与皮脂腺分泌旺盛、马拉色菌感染、维生素缺乏、遗传因素、护理不当等原因有关,表现为头皮出现黄色或白色鳞屑,一般无须特殊治疗。
1、皮脂腺分泌旺盛
新生儿皮脂腺功能活跃,分泌过多油脂与脱落表皮细胞混合形成乳痂。家长可用婴儿专用洗发水轻柔清洗,配合软毛刷轻轻去除鳞屑,避免用力抓挠导致皮肤损伤。日常保持头皮清洁干燥,减少油脂堆积。
2、马拉色菌感染
马拉色菌过度繁殖可能诱发局部炎症反应。若伴随红斑或渗出,可遵医嘱使用酮康唑洗剂或联苯苄唑溶液局部涂抹,同时每日用温水清洁患处。哺乳期母亲需注意饮食清淡,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
3、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B族或锌元素不足可能影响皮肤代谢功能。母乳喂养的婴儿可通过母亲补充复合维生素改善,配方奶喂养者选择强化营养素产品。不建议直接给婴儿补充营养剂,需由医生评估后指导补充。
4、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特应性皮炎或银屑病史的婴儿更易出现顽固性乳痂。这类情况需加强保湿护理,选用无香料低敏润肤乳涂抹头皮,避免使用碱性清洁产品。若持续加重需就医排除其他皮肤疾病。
5、护理不当
过度包裹导致头部出汗、使用成人洗发水、未及时清理奶渍等可能刺激头皮。建议室温维持在24-26℃,选择pH值5.5以下的婴儿洗护用品,喂奶后及时擦净面部及头部残留液体。
多数乳痂会在出生后3-6个月逐渐消退,期间避免用手抠除痂皮以防感染。若出现扩散至面部、渗液结痂或伴随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排查特异性皮炎或真菌感染。日常可适当晒太阳帮助维生素D合成,但需避开正午强光并做好物理防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