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如何按摩改善

发布于 2025/07/04 07:46

流行性腮腺炎可通过按摩合谷穴、翳风穴、颊车穴、风池穴、曲池穴等穴位改善症状。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按摩可辅助减轻局部肿胀疼痛,但需配合抗病毒治疗。

1、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按摩此穴位有助于缓解腮腺炎引起的头痛和面部胀痛。用拇指指腹以适度力度按压穴位,每次持续按压1分钟,重复进行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按摩时需避开皮肤破损处,若患儿哭闹抗拒需立即停止。

2、翳风穴

翳风穴在耳垂后方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直接对应腮腺位置。轻柔旋转按压此穴能减轻腮腺肿胀,每日按摩2次可帮助炎症消退。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反应,若出现按压后疼痛加剧需及时就医。

3、颊车穴

颊车穴位于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处,按摩时用食指指腹做环形揉动,有助于改善咀嚼肌紧张和吞咽困难。可与热敷配合进行,但需注意热敷温度不超过40℃。腮腺化脓性感染时禁止按摩该穴位。

4、风池穴

风池穴在枕骨下两侧凹陷处,按摩此穴可缓解流行性腮腺炎伴随的发热症状。采用拇指与食指捏拿手法,每次持续10秒后放松,重复5次为一组。合并脑膜脑炎症状者禁用该穴位按摩。

5、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凹陷处。按摩此穴可调节免疫功能,辅助抗病毒治疗。用拇指垂直按压至有酸胀感后保持30秒,每日进行3次。血小板减少患儿应减轻按压力度。

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应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温盐水漱口3次,饮食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等,避免酸性食物刺激腮腺分泌。保证充足休息,隔离治疗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5天。若出现高热不退、剧烈头痛或睾丸肿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并发症。居家护理期间家长需每日监测体温并观察症状变化,患儿用品应单独消毒处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