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皮试一般是指结核菌素试验,通过观察皮试部位硬结直径判断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硬结直径≥5毫米可能提示结核感染,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等进一步确诊。
结核菌素试验通常在注射后48-72小时观察结果。皮试部位出现红肿硬结是主要判断依据,测量时应以硬结的横径和纵径平均值为准。若仅出现红晕而无硬结,通常判定为阴性结果。硬结直径5-9毫米为一般阳性,可能与卡介苗接种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有关。硬结直径10-14毫米提示中度阳性反应,需考虑结核感染可能。硬结直径≥15毫米或局部出现水疱、坏死则为强阳性,高度怀疑活动性结核感染。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不等同于肺结核确诊。既往接种卡介苗、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可能导致假阳性。免疫功能低下、重症结核病患者可能出现假阴性。诊断肺结核需结合胸部X线片显示肺部病变、痰涂片找到抗酸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等证据。对于疑似肺结核患者,建议完善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GeneXpertMTB/RIF等分子生物学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出现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结果时,应避免抓挠皮试部位,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建议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室内通风,保证充足睡眠,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增强机体免疫力。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应做好防护,定期进行结核病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