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穿刺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发布于 2025/07/05 16:29

腹腔穿刺术适用于诊断或治疗腹腔积液、腹膜炎等疾病,禁忌症包括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肠胀气等。腹腔穿刺术主要用于明确腹腔积液性质、缓解大量腹水引起的压迫症状,但需严格评估患者个体情况。

1、诊断性穿刺

腹腔穿刺术可用于获取腹腔积液进行实验室检查,帮助诊断腹膜炎、腹腔内出血或肿瘤转移等情况。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腹水、腹痛伴发热时,通过分析腹水外观、生化指标及细胞学检查可明确病因。常见需穿刺诊断的疾病包括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及恶性肿瘤腹膜转移。

2、治疗性穿刺

大量腹水导致呼吸困难或腹胀难忍时,可通过穿刺引流缓解症状。肝硬化失代偿期、恶性肿瘤腹水等疾病引起的张力性腹水,每次引流2000-3000毫升可改善患者舒适度。治疗性穿刺需配合输注白蛋白预防循环功能障碍,并监测电解质平衡。

3、凝血功能障碍

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⁹/L或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超过1.5时禁止穿刺。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凝血异常疾病可能引发穿刺后难以控制的出血。需先纠正凝血功能,必要时在输注血小板或新鲜冰冻血浆后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

4、严重肠胀气

肠管明显扩张时穿刺可能造成肠穿孔。机械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患者腹部叩诊呈鼓音,超声检查见肠管扩张积气应暂缓穿刺。需先通过胃肠减压、灌肠等措施改善肠管扩张状态,再评估穿刺可行性。

5、穿刺部位感染

腹壁蜂窝织炎、带状疱疹活动期等局部皮肤感染时穿刺可能导致感染扩散。脐周5厘米范围内存在感染灶需更换穿刺点或延期操作。急诊情况下可选择左上腹或侧腹部无感染区域,严格消毒后采用Z字形进针减少感染风险。

进行腹腔穿刺前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腹部超声检查评估适应症与禁忌症。术后需平卧休息2-4小时,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日常应注意记录腹围变化,限制钠盐摄入,肝硬化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