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感染期间一般不建议用冷水洗浴,温水洗浴更合适。流感病毒感染可能引起发热、畏寒等症状,冷水刺激可能加重不适。
流感病毒感染时,患者常有发热、肌肉酸痛等表现,此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血管收缩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冷水刺激会导致体表血管进一步收缩,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寒战反应。温水洗浴有助于维持体温稳定,促进皮肤血管适度扩张,帮助散热。水温控制在38-40摄氏度较为适宜,洗浴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洗后及时擦干身体避免受凉。
部分患者可能认为冷水可以物理降温,但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流感发热期。冷水突然刺激可能引发寒战反应,反而导致体温中枢调定点进一步升高。对于持续高热患者,更推荐采用温水擦浴等温和方式辅助降温。洗浴后需注意保暖,及时补充水分,保持室内温度稳定在20-24摄氏度。
流感期间应注意保持个人卫生,但需避免寒冷刺激。除洗浴水温需注意外,还要保证充足休息,多饮温水,进食易消化食物。如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恢复期可逐渐恢复正常洗浴习惯,但仍需注意避免受凉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