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一般无须微创手术治疗,多数患者可通过药物及生活方式调整控制症状。仅当出现严重并发症或药物无效时,才考虑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等微创手术。
反流性食管炎的核心治疗目标是减少胃酸反流和修复食管黏膜损伤。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联合铝碳酸镁咀嚼片等黏膜保护剂可缓解烧心症状。生活干预包括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20厘米、避免高脂饮食及碳酸饮料。超重患者减轻体重5%-10%可显著降低腹压。多数患者经4-8周规范治疗症状可明显改善,无须手术干预。
对于药物治疗失败或伴有严重食管裂孔疝的患者,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是首选微创术式。该手术通过重建胃食管交界处抗反流屏障,有效率可达90%。术后仍需继续抑酸治疗2-3个月,并长期保持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需注意术后可能出现吞咽困难、腹胀等并发症,严重食管狭窄或Barrett食管患者需谨慎评估手术指征。
建议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定期进行胃镜复查,监测食管黏膜变化。避免穿紧身衣、用力弯腰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戒烟限酒有助于减少复发。若夜间反流症状明显,可尝试左侧卧位睡眠。出现吞咽疼痛、体重下降等预警症状时需及时就诊评估手术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