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治疗需重视病因控制、并发症管理、营养支持、定期监测和生活方式调整。肝硬化是慢性肝病终末阶段,需综合干预延缓进展。
1、病因控制
酒精性肝硬化需严格戒酒,病毒性肝炎患者应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自身免疫性肝病需采用醋酸泼尼松片联合免疫抑制剂,血色病或威尔逊病需针对性驱铁/驱铜治疗。病因未控制会加速肝功能恶化。
2、并发症管理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需内镜下套扎或注射组织胶,预防性使用普萘洛尔片降低门脉压力。腹水患者限制钠盐摄入,联合呋塞米片与螺内酯片利尿,顽固性腹水需腹腔穿刺引流。肝性脑病需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肠道菌群,精氨酸注射液纠正氨代谢紊乱。
3、营养支持
每日蛋白摄入量1.2-1.5g/kg体重,优先选择乳清蛋白粉、鱼肉等优质蛋白。合并肝性脑病时短期限制蛋白后逐步增量。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维生素K1注射液纠正微量营养素缺乏,夜间加餐预防分解代谢。
4、定期监测
每3-6个月进行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筛查肝癌,胃镜每1-2年评估静脉曲张程度。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指标每月监测,Child-Pugh评分动态评估肝功能储备。异常结果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腌制、霉变食物减少亚硝酸盐摄入,每日食盐不超过5g。适度有氧运动每周150分钟改善代谢,但需避免剧烈运动预防静脉破裂。保证7-8小时睡眠促进肝细胞修复,接种乙肝疫苗、肺炎疫苗等预防感染。
肝硬化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每日分5-6餐少量进食减轻胃肠负担。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使用软毛牙刷减少牙龈出血风险。情绪管理可通过正念训练缓解焦虑,家属需协助记录每日体重、尿量等数据供复诊参考。出现意识改变、呕血或腹痛加剧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