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血可通过压迫止血、冷敷鼻梁、保持前倾姿势、填塞鼻腔四个小窍门快速处理。鼻腔出血多由干燥、外伤或局部血管破裂引起,及时采取正确措施可减少出血量和持续时间。
1、压迫止血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柔软部位,持续按压5-10分钟。压迫可使破裂的血管闭合,过程中避免频繁松手查看。若出血未止可重复操作,同时用嘴呼吸减少鼻腔气流刺激。此法适用于大多数前鼻孔出血。
2、冷敷鼻梁
将冰袋或冷毛巾敷于鼻梁及前额,低温能使血管收缩减缓出血。每次冷敷15-20秒后间歇10秒,循环操作避免冻伤皮肤。冷敷时需保持头部直立,防止血液倒流至咽喉。该方法对因高温或运动后鼻出血效果显著。
3、前倾姿势
身体稍向前倾,使头部略低于心脏位置。该姿势可降低鼻腔静脉压力,防止血液经后鼻孔流入咽喉引发呛咳。同时准备清洁容器承接滴落的血液,便于观察出血量。切忌仰头导致血液逆流误吸。
4、填塞鼻腔
用消毒棉球或医用明胶海绵轻塞入出血侧鼻孔,填塞物需保留10-15分钟。填塞提供物理压迫并吸收渗血,取出时需先浸湿避免粘连黏膜。反复出血者可短期使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收缩血管,但须遵医嘱控制使用频次。
止血后24小时内避免擤鼻涕、剧烈运动及摄入辛辣食物。室内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定期修剪指甲防止抠挖鼻腔。若出血持续20分钟未止,或伴随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血液疾病、高血压等病因。日常多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K,增强血管弹性及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