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可能引发胰腺假性囊肿、糖尿病、营养不良、胆道梗阻、胰腺癌等并发症。慢性胰腺炎是胰腺长期炎症导致的结构和功能损害,需通过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降低并发症风险。
1、胰腺假性囊肿
胰腺假性囊肿是慢性胰腺炎常见的局部并发症,因胰管破裂后胰液积聚被纤维组织包裹形成。患者可能出现上腹包块、持续性疼痛或压迫症状,若囊肿感染或破裂可能导致腹腔感染。治疗需根据囊肿大小选择经皮引流、内镜引流或手术切除,合并感染时需联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抗生素。
2、糖尿病
胰腺内分泌功能受损会导致胰源性糖尿病,与胰岛细胞被破坏相关。患者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下降,血糖波动较大且易发生低血糖。需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配合阿卡波糖片控制餐后血糖,同时严格监测血糖并调整饮食结构。
3、营养不良
外分泌功能不足导致脂肪泻和脂溶性维生素缺乏,患者出现体重减轻、乏力、夜盲症等症状。治疗需补充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配合维生素AD软胶囊补充脂溶性维生素,饮食需采用低脂高蛋白模式,少量多餐保证营养摄入。
4、胆道梗阻
胰腺头部纤维化可压迫胆总管下端引发梗阻性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陶土样便和瘙痒。轻度梗阻可用熊去氧胆酸胶囊利胆,严重者需行ERCP放置支架或胆肠吻合术解除梗阻,合并感染时需加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5、胰腺癌
长期炎症刺激使胰腺癌风险显著增加,特别是病程超过20年的患者。早期可能仅有腹痛加重或体重骤降,诊断依赖增强CT和肿瘤标志物CA19-9检测。确诊后需评估手术指征,无法手术者可选择注射用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方案。
慢性胰腺炎患者需严格戒酒并避免高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克以下。建议采用蒸煮炖等低温烹饪方式,适量补充水溶性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片。定期复查胰腺CT、血糖和营养指标,出现持续腹痛或体重骤降时需及时排查恶性病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配备血糖仪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胰酶替代治疗需随餐服用以保证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