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治疗血管瘤可能出现并发症,但多数较轻微且可控。血管瘤是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激光治疗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破坏病灶血管,常见并发症包括暂时性色素沉着、局部水肿、瘢痕形成、感染风险及治疗区疼痛。
激光治疗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暂时性色素减退或加深,通常3-6个月逐渐消退。治疗区域可能出现轻度水肿,冷敷可缓解,48小时内多自行吸收。点阵激光可能造成表浅瘢痕,严格防晒和涂抹硅酮凝胶有助于预防。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引发感染,需保持创面清洁并使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治疗时灼热感较常见,儿童患者可提前外敷利多卡因乳膏减轻不适。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皮肤萎缩或毛细血管扩张等持久性改变,与激光参数设置不当或个体皮肤敏感性相关。大面积血管瘤分次治疗可降低并发症概率,脉冲染料激光对鲜红斑痣疗效显著但可能出现紫癜反应。特殊部位如眼周治疗需防护角膜,婴幼儿治疗需谨慎评估麻醉风险。
术后应避免搔抓结痂,使用医用敷料保护创面,严格防晒3个月以上。治疗前后避免服用光敏性药物,瘢痕体质者需提前告知医生。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操作,治疗后定期复诊评估效果,若出现持续红肿、渗液等异常应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