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症状表现与病情程度相关,轻度脂肪肝可能无明显症状,中重度脂肪肝可出现乏力、右上腹隐痛、食欲减退等表现。脂肪肝主要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四个阶段,不同阶段症状存在差异。
1、单纯性脂肪肝
单纯性脂肪肝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在体检时发现肝功能轻度升高或肝脏超声异常。少数人可能出现轻微乏力或右上腹不适,症状多与肝脏脂肪沉积程度相关。此阶段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逆转病情。
2、脂肪性肝炎
脂肪性肝炎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乏力、食欲不振、恶心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会感到右上腹隐痛或饱胀感。体检可发现转氨酶水平升高,肝脏超声显示明显脂肪浸润。此阶段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护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等,同时严格进行生活方式管理。
3、脂肪性肝纤维化
脂肪性肝纤维化患者症状较明显,常见表现为容易疲劳、腹部不适加重,可能出现皮肤瘙痒、蜘蛛痣等体征。肝功能检查显示转氨酶持续异常,影像学可见肝脏质地改变。此阶段需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抗纤维化药物如扶正化瘀胶囊、安络化纤丸等,并定期监测肝纤维化进展。
4、脂肪性肝硬化
脂肪性肝硬化属于终末期表现,患者可出现明显乏力、腹胀、下肢水肿、黄疸等症状,严重者伴随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并发症。此阶段需在肝病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必要时考虑肝移植评估。常用治疗药物包括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呋塞米片等对症处理药物。
脂肪肝患者需长期保持低脂低糖饮食,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避免饮酒。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定期复查肝功能及肝脏超声。若出现持续乏力、腹痛、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保肝药物。对于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者,需同步控制原发病以延缓肝脏病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