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早期可能出现上腹隐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恶心呕吐、黑便等症状。胃癌早期症状主要有上腹不适、反酸嗳气、吞咽困难、乏力贫血、腹部肿块等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1、上腹不适
胃癌早期常见上腹部隐痛或饱胀感,疼痛多呈间歇性,进食后可能加重。这种不适感容易被误认为胃炎或消化不良,若症状持续2-4周未缓解,建议进行胃镜检查。伴随症状可能包括早饱感、饭后腹胀等。
2、反酸嗳气
肿瘤生长可能影响胃部正常蠕动功能,导致胃酸反流至食管。患者会出现频繁打嗝、胸骨后灼热感,夜间平卧时症状加重。与普通胃食管反流不同,胃癌引起的症状往往进行性加重且对抑酸药物反应较差。
3、吞咽困难
当肿瘤位于胃贲门部时,可能压迫食管下端导致吞咽梗阻感。早期表现为进食干硬食物时有停滞感,逐渐发展为连流质饮食也难以下咽。此类症状需与食管癌鉴别,胃镜联合活检能明确诊断。
4、乏力贫血
胃癌引起的慢性出血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悸。肿瘤消耗机体营养也可能造成体重进行性下降,半年内体重减轻超过原体重的10%需警惕。血常规检查可见血红蛋白低于110g/L。
5、腹部肿块
进展期胃癌可在上腹部触及质硬包块,但早期胃癌极少出现此体征。若体检发现胃区异常肿块,多提示肿瘤已浸润至浆膜层。超声内镜检查能准确判断肿瘤浸润深度及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特别是有胃癌家族史或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日常应避免高盐腌制食品,戒烟限酒,出现不明原因消瘦、持续上腹痛等症状时及时消化科就诊。胃蛋白酶原检测联合胃镜筛查可提高早期诊断率,早期胃癌经规范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