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头下型主要表现为髋部疼痛、活动受限、下肢短缩外旋畸形等症状。股骨颈骨折头下型属于关节囊内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头与股骨颈交界处,稳定性较差,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
1、髋部疼痛
髋部疼痛是股骨颈骨折头下型的典型症状,疼痛多位于腹股沟区或大腿根部,在站立或行走时疼痛加剧。疼痛可能与骨折端移位刺激周围神经、局部软组织损伤等因素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疼痛。
2、活动受限
活动受限表现为患侧髋关节无法正常屈伸、旋转,患者难以完成抬腿、翻身等动作。活动受限可能与骨折端不稳定、肌肉痉挛等因素有关。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避免患肢负重,必要时可遵医嘱进行牵引治疗。
3、下肢短缩
下肢短缩表现为患侧下肢比健侧短,可能与骨折端重叠移位有关。测量时可发现患侧髂前上棘至内踝的距离缩短。患者需及时就医,通过X线检查明确骨折移位程度,必要时需手术复位固定。
4、外旋畸形
外旋畸形表现为患侧足部向外旋转,平卧时足尖明显外展。外旋畸形可能与骨折后肌肉牵拉、骨折端移位等因素有关。患者需避免自行复位,应及时就医处理,防止畸形愈合。
5、肿胀淤血
肿胀淤血多出现在骨折后24-48小时,表现为髋部及大腿近端皮肤肿胀、皮下淤青。肿胀淤血可能与骨折端出血、软组织损伤等因素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迈之灵片、七叶皂苷钠片等药物改善循环,减轻肿胀。
股骨颈骨折头下型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患肢负重,防止骨折端进一步移位。饮食上应增加钙质和蛋白质摄入,如牛奶、鸡蛋、瘦肉等,促进骨折愈合。康复期间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非负重的髋关节活动度训练,防止关节僵硬。患者及家属需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感觉运动功能,如出现剧烈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