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风湿病可能与免疫异常、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关节变形、活动受限等表现。
1、关节疼痛
风湿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关节疼痛,多呈对称性发作,以手指、腕部、膝关节等部位为主。疼痛程度从轻微酸胀到剧烈刺痛不等,受寒冷或劳累后加重。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同时需避免关节过度负重。
2、关节肿胀
关节滑膜炎症会导致局部积液和软组织增生,表现为关节周围红肿、皮温升高。急性期可采取冷敷减轻肿胀,慢性期建议通过超声波治疗或低频脉冲电刺激促进血液循环。若肿胀持续超过2周,需警惕类风湿关节炎可能,应及时进行抗CCP抗体检测。
3、晨僵现象
晨起时关节僵硬超过30分钟是典型表现,严重者需活动1小时才能缓解。这与夜间炎症因子堆积相关,建议睡眠时保持关节功能位,醒后进行温水浴或被动关节活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抗风湿药可延缓病情进展,但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4、关节变形
晚期患者可能出现天鹅颈样畸形、纽扣花样畸形等不可逆关节损害。早期使用生物制剂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可抑制骨破坏。对于严重畸形病例,可选择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恢复功能。
5、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伴随低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反应,提示疾病处于活动期。此时需加强营养支持,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合并肺纤维化或血管炎时,需联合使用醋酸泼尼松片和环磷酰胺片控制多系统损害。
风湿病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冬季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居住在潮湿环境。饮食上推荐低脂高纤维膳食,适量食用深海鱼、橄榄油等抗炎食物。建议每周进行3-5次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运动前后做好关节拉伸。定期复查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出现新发关节肿痛或原有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