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糜烂性食管炎b级

发布于 2025/07/16 16:04

糜烂性食管炎B级是指内镜下食管黏膜出现条状糜烂且病变范围不超过食管周径50%的炎症反应,属于洛杉矶分级系统中的中度食管炎。糜烂性食管炎主要由胃酸反流损伤食管黏膜引起,典型症状包括烧心、反酸、吞咽疼痛等,需通过胃镜检查确诊并分级。

1、病因机制

胃食管反流是糜烂性食管炎B级的主要病因,胃酸及胃蛋白酶反复刺激食管黏膜导致局部充血、糜烂。长期吸烟、饮酒、肥胖等因素可削弱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妊娠或腹内压增高患者也易发生反流物中的胆汁成分可能加重黏膜损伤。部分患者与食管裂孔疝或胃排空延迟等结构性异常相关。

2、内镜特征

B级病变在内镜下表现为1条以上黏膜破损,糜烂灶呈纵向条索状分布,相互不融合且累计范围小于食管圆周的50%。黏膜破损长度多超过5毫米,边缘可见充血水肿,但未形成环周溃疡。需与A级(孤立糜烂)、C级(融合性糜烂)及D级(全周溃疡)进行鉴别。

3、典型症状

患者常主诉胸骨后烧灼感,平卧时加重,可能伴随反流至口腔的酸苦液体。部分患者出现吞咽疼痛或异物感,进食固体食物时明显。夜间反流易引发咳嗽、咽喉不适等食管外症状。症状严重程度与内镜分级不完全平行,需结合24小时食管pH监测综合评估。

4、药物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促进黏膜修复的枸橼酸铋钾颗粒常作为辅助用药。对于伴有胃肠动力障碍者,可联用多潘立酮片改善蠕动功能。药物治疗需持续8-12周,症状缓解后仍需维持治疗防止复发。

5、生活管理

抬高床头15-20厘米睡眠,避免睡前3小时进食。减少高脂、辛辣及酸性食物摄入,戒烟限酒。肥胖患者需控制体重,避免紧束腰带的服装。慎用硝酸酯类、钙通道阻滞剂等可能加重反流的药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

糜烂性食管炎B级患者应建立规律饮食习惯,少食多餐且细嚼慢咽。日常可记录饮食与症状关联性,避免诱发因素。若出现呕血、黑便或体重下降需立即复诊。长期未愈者需警惕巴雷特食管等并发症,建议每年接受1次胃镜随访监测黏膜变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