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江南医院 打造立体分级诊疗体系 保障基层居民健康

发布于 2021/06/24 16:20 焦点新闻网

年前,江夏边远乡村,老百姓看病得往返跑上几十里路,到医院挂号、排队、诊疗,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

五年来,借着托管的东风,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援引协和管理模式和技术资源,优化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分级诊疗工作纵深发展,实现了辖区百万居民在家门口享受“智慧医疗”。

搭建一座桥,“智慧医疗”架起村民救治空中绿色通道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老百姓看病就医变得更加简单、便捷;但是在偏远乡村,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百姓健康。”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心电诊断中心主任陈霞说,“大家都知道心梗的可怕,能不能把人救回来就是分秒必争的事。搭建远程心电诊断网络,诊断就不会受到距离影响,无疑是开通了空中绿色通道。近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尝试,为基层百姓就医带来了便捷和安全。”

据陈霞主任介绍,该院于2016年开始搭建远程心电诊断网络,在深入各个村卫生室调研时看到,很多村医对心电诊断知识非常欠缺,凭借的都是多年经验。而村民们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会有“看病”这种想法的,更没有定期体检这一说法,轻症一般都发现不了,等到人实在难受到大医院就诊,往往已经发展成了重症。

“我们手把手地教,村医们也上心。”陈霞说,先期选择了9个最偏远、村医年纪较大、人口较多的村卫生室作为试点接入远程诊断中心;没有心电诊断专业知识,让村医们准确为村民做心电图就成为了远程诊断网络建设的重要障碍。

“一般做心电图夹在左手的电极是黄色、右手的是红色,胸前的电极也各有讲究,考虑到村医们的年纪,我们在电极夹子上直接贴上‘左’‘右’,用数字‘12345’做好标注,这样一来杜绝了村医们在做心电图时可能出现的操作失误。”陈霞说,4年来,陈霞带队深入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展巡回心电培训、教学50余批次,“手把手”传授技巧技法,“土办法”精 准应用,带出了一大批熟能生巧的“学生”。为了让心电图采集结果更准确,村医们也用尽办法:冬天的时候,村医会用温水给患者泡手、泡脚,不厌其烦地用热毛巾敷盖心电图电极采集处皮肤,软化表皮让皮肤更加光滑,减少信号采集误差影响。

“变化很明显,村民们看我们可亲切了。”陈霞说,村民们也开始关注自身心脑血管隐患、慢性病等问题,很多疾病平时做好预防,准确用药就不会拖成大问题。

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刘本德副院长介绍,经过5年的发展,现在已有28家基层医院、村卫生室、高校医院纳入远程心电诊断系统。居民们“小病不出村”,在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做个心电图,5分钟以内就能收到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专家诊断结果。截至6月,该院心电远程诊断中心为江夏基层医疗机构会诊心电图42410份。

织密一张网,协和主导的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到网底

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党委书记韩军介绍,借着托管的东风,医院援引协和管理模式和技术资源,优化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分级诊疗工作纵深发展:与区属9家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亲密型医共体合作,将远程心电服务延伸至辖区28家街道卫生中心(实现全覆盖)、10个中心村卫生室(首批试点)、2所高校医院,实行24小时心电监测及远程诊断等服务,逐步做大做强“以协和医院为龙头,协和江南医院为枢纽,以乡镇卫生院为基础,延伸至村卫生室的上联省部属医院、下联基层医疗机构”的立体心电远程诊疗体系,使优质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持续下沉到网底。

该院院长师少军说:“今后,在区委区政府及武汉协和医院的大力帮扶下,我们将按照区卫健局统一部署,发挥区域心电诊断中心职能,进一步扩大服务半径,做优做强远程心电诊断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区域全覆盖。”

建强一个群,专家团队整体建制入驻基层医共体卫生院

“远程心电诊断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医共体建设案例,也是我们落实医疗资源‘双下沉’的一大特色;医院各学科或选派专家参加巡回义诊、或专家团队整体建制结对帮扶基层卫生院,持续探索‘大手’牵‘小手’医联共建,促进医共体深层次建设和发展。”该院医疗发展部万莉主任表示。

万莉介绍,根据医院制定的医共体建设目标,结合老百姓就医需求,今年调整选派了甲乳外科、肛肠外科、胸外科、老年医学科、神经外科、皮肤科、感染科、口腔科等8个学科31名专家常态化下基层坐诊、查房、教学,固化坐诊时间,方便群众复诊咨询。今年上半年,专家在基层坐诊355人次,接诊2375人。

同时,按照江夏区卫健局提升医共体成员单位医疗服务能力工作统一部署,医院充分酝酿、遴选骨科、妇科、普外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肾病内科、消化内科等专业9名骨干下沉到医共体单位担任医疗副院长,帮助基层卫生院业务发展。

“按照基层所需,医院精心挑选政治素养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学科骨干派驻医共体单位,力争一名业务骨干派驻,带动一个学科、一个区属三级综合医院,乃至协和医院的优质资源持续下沉,真真正正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区,疑难杂症协和专家来‘把脉’!”师少军院长表示,医院将以打造武汉南部最 高水平医学中心为己任,以协和托管为支撑,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细化服务便民惠民举措,持续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