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肝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手段,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血液检查中,甲胎蛋白AFP是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其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肝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和MRI可以观察肝脏的形态和结构,发现异常肿块;病理学检查通过肝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对于高危人群,如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这些检查。
1、血液检查:甲胎蛋白AFP是肝癌筛查的重要指标,其水平升高可能与肝癌相关。肝功能检查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胆红素等指标也能反映肝脏的健康状况。对于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定期监测这些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
2、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肝癌筛查的首选方法,具有无创、便捷的特点,能够发现肝脏内的异常肿块。CT和MRI检查则能提供更详细的肝脏结构和病变信息,尤其是增强扫描可以区分良恶性肿瘤。对于超声发现的可疑病灶,进一步进行CT或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3、病理学检查:肝穿刺活检是确诊肝癌的金标准,通过获取肝脏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分析,可以明确肿瘤的性质和类型。对于影像学检查发现的可疑病灶,尤其是AFP水平升高的患者,肝穿刺活检是必要的诊断手段。活检结果不仅有助于确诊,还能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肝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至关重要,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肝癌。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检查手段,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肝脏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