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化疗后能吃泥鳅,但需适量并注意饮食卫生。泥鳅富含优质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恢复,但需确保来源安全,避免过量引起消化负担或感染风险。
1泥鳅的营养价值及适用性
泥鳅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材,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18%以上,还富含铁、钙、锌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B等多种营养元素。蛋白质对化疗后患者修复损伤的组织、增强免疫力都有帮助,矿物质和维生素则可补足因化疗引起的营养缺乏。泥鳅性温,有一定的滋补作用,适合化疗后体力虚弱者食用。
2注意的事项及风险
虽然泥鳅营养价值较高,但化疗后患者的消化系统较为脆弱,大量食用泥鳅可能会增加肠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泥鳅生活于淡水环境,卫生条件不佳或者未煮熟可能携带寄生虫和致病菌,不当食用会引发感染问题。特别是在化疗期间,患者免疫力较低,更需要特别注意食品卫生。如果有痛风或尿酸偏高问题,也需谨慎食用,以免泥鳅中的嘌呤成分加重病情。
3科学食用泥鳅的方法
1食材选择:购买正规渠道的泥鳅,确保新鲜、安全,并提前静养吐沙,避免泥鳅体内的杂质和寄生虫。
2烹饪方式:建议将泥鳅彻底煮熟并搭配其他容易消化的食材,例如炖成泥鳅汤或清炖泥鳅,更易吸收且对肠胃友好。避免油炸等高脂肪烹饪方式。
3食用频率和分量:化疗后初期,每周适量进食1-2次,每次控制在50-100克左右即可,避免过度摄入引起身体不适或增加肾脏负担。
化疗后可以吃泥鳅,但重要前提是食用科学,避免生食,选择安全来源并注重烹饪方式。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帮助身体更快恢复,但若出现肠胃不适、过敏等情况,应及时停用并向医生咨询,为健康恢复尽可能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