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鼻窦炎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鼻窦内炎症,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两种类型,其病因包括真菌的过度生长、免疫力低下及环境暴露等。需要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抗真菌药物、手术清理和增强免疫力。
1、真菌性鼻窦炎的原因
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生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影响:1、免疫力低下: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更容易受到侵袭性真菌感染;2、环境因素:长时间生活在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或者接触含真菌孢子的装修材料,也会增加感染风险;3、鼻窦解剖异常:如鼻中隔偏曲或慢性鼻炎,会导致鼻窦通气受阻,形成适合真菌生长的环境;4、慢性病理基础:如之前患有过敏性鼻炎或鼻窦炎,这些慢性疾病常使鼻窦组织对真菌更敏感。
2、真菌性鼻窦炎的症状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包括过敏性鼻窦炎和真菌球,症状多为鼻塞、头痛、流脓涕,甚至嗅觉减退;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则可能出现严重面部疼痛、发热或局部骨损害,甚至因迅速扩散而威胁视力或生命。一旦出现耳鼻喉科症状疑似真菌感染,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3、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
1、药物治疗:对于真菌性鼻窦炎的轻度病例,可以选用抗真菌药物,如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或制霉菌素进行治疗;
2、外科手术:真菌球或慢性真菌感染通常需要手术,例如鼻内镜下的病灶清理,清除死组织和真菌团以恢复通气引流;
3、免疫增强:特别是侵袭性真菌感染时,需加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如控制血糖、停用免疫抑制药物等,并尽量处于卫生良好的环境中,预防再次感染。
真菌性鼻窦炎虽然总体发生率不高,但特定人群中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建议关注自身免疫状态和生活环境的清洁,出现症状时尽早就医并治疗可预防进一步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