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视网膜炎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视网膜炎可能与感染、免疫系统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
1、抗感染治疗:感染性视网膜炎需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片400mg,每日5次、更昔洛韦注射液5mg/kg,每日2次、头孢曲松注射液1g,每日1次。具体用药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
2、免疫调节治疗:免疫相关性视网膜炎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常用药物包括泼尼松片1mg/kg,每日1次、环孢素胶囊2.5mg/kg,每日2次、甲氨蝶呤片7.5mg,每周1次。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
3、局部治疗:部分视网膜炎患者可接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曲安奈德注射液4mg,单次注射、贝伐单抗注射液1.25mg,单次注射。注射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术后需注意眼部卫生。
4、手术治疗:严重视网膜炎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式包括玻璃体切割术、视网膜复位术。手术可清除玻璃体混浊、修复视网膜脱离,但存在一定并发症风险。
5、辅助治疗:视网膜炎患者可配合使用营养神经药物。常用药物包括甲钴胺片500μg,每日3次、维生素B1片10mg,每日3次。辅助治疗可促进视神经修复,改善视力预后。
视网膜炎患者需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眼过度。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坚果等。适度进行眼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定期复查视力,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