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严重的症状包括听力下降、耳闷胀感、耳鸣以及耳痛等,严重时可能引发鼓膜穿孔或中耳积液感染。治疗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选择药物、手术或物理治疗,同时注意日常护理。
1、听力下降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常感到听力逐渐下降,尤其是低频声音的感知能力减弱。这是由于中耳腔内积液阻碍了声音传导,导致声音无法正常传递到内耳。如果听力下降持续加重,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沟通。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听力测试明确病情,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减轻炎症。
2、耳闷胀感
耳闷胀感是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症状之一,患者常感觉耳朵被堵住,甚至有“水在耳朵里”的感觉。这是由于中耳腔内积液压迫鼓膜所致。可以通过捏鼻鼓气法(Valsalva动作)缓解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症状持续,可能需要通过鼓膜穿刺或置管手术排出积液。
3、耳鸣
部分患者会出现耳鸣,表现为耳朵内持续或间歇性的嗡嗡声、嘶嘶声等。耳鸣通常与中耳积液引起的压力变化有关。轻度耳鸣可通过热敷或按摩耳周缓解,严重时需结合药物治疗,如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或镇静剂。
4、耳痛
耳痛在分泌性中耳炎中较为少见,但若中耳积液继发感染,可能引发剧烈耳痛。此时需及时就医,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进行鼓膜切开术引流脓液。
5、鼓膜穿孔或感染
严重情况下,中耳积液可能导致鼓膜穿孔,甚至引发中耳感染。患者可能出现耳流脓、发热等症状。此时需立即就医,通过手术修复鼓膜,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扩散。
日常护理方面,避免用力擤鼻、保持鼻腔通畅、避免接触过敏原等有助于预防病情加重。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