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腮帮子里面长肉疙瘩需要根据病因决定处理方式,可能是由炎症、囊肿、腺体肿大或其他病理性变化引起。如果发现肉疙瘩伴随疼痛、溃疡、发热等症状,建议尽快就医,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炎症性病因
腮帮子内部可能因口腔卫生不良、牙龈感染或局部粘膜损伤导致炎症性反应,形成肉疙瘩。这种疙瘩通常伴随红肿、疼痛。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至关重要:每天刷牙两次,使用漱口水减少细菌滋生。如果炎症明显,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局部消炎药物如氯己定含漱剂或口服抗生素。如果疙瘩与牙齿相关,还需看口腔科医生检查是否有龋齿或牙周疾病。
2囊肿或腺体肿大
肉疙瘩也可能是由囊肿如粘液囊肿、下颌骨囊肿或唾液腺如腮腺增生引起。囊肿可能因唾液管堵塞或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这些情况通常需通过B超或CT检查确认病情,治疗包括吸引术、药物消炎或必要时手术切除。
3病理性变化
长期存在的腮帮子肉疙瘩,如形态规则、边缘不明显、愈合缓慢,需警惕唾液腺瘤或恶性肿瘤可能性。早期肿瘤并不明显疼痛,但会逐渐增大,吞咽或触摸会感到压迫。如果医生怀疑肉疙瘩为肿瘤,可能需要进行活检明确性质,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
4生活中的辅助措施
除了针对性治疗,日常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辅助康复。例如,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增强免疫力;避免吸烟和酒精刺激,以减少口腔粘膜负担;多喝水保持唾液分泌,预防唾液腺堵塞。
发现腮帮子肉疙瘩后,应根据疙瘩的大小、形状、触感及伴随症状判断是否就医。如果疙瘩持续存在或恶化,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注重日常的口腔健康和定期检查,可以更有效地预防此类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