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霉素片是一种抗真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由白念珠菌引起的感染,如口腔鹅口疮、肠道念珠菌感染以及其它局部真菌感染。该药通过破坏真菌细胞膜功能来抑制其繁殖,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用药过程中需注意剂量和服用方式,避免长期使用引发副作用。
1、制霉素片的作用和机制
制霉素片属于多烯类抗真菌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真菌细胞膜中的麦角固醇,从而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容物外泄,最终抑制真菌生长。这种药物适用于念珠菌感染,尤其是口腔、肠道及局部皮肤感染。相比于其他抗真菌药,其毒性较低,更适合局部使用或轻度感染的患者。
2、常见适应症
口腔鹅口疮:制霉素片通常用于口腔粘膜因真菌感染引起的白色斑块症状。片剂一般采用含服的方式,药效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
肠道念珠菌感染:对于由白念珠菌引起的消化道感染,制霉素片需要通过 oral 服用,靶向局部胃肠道真菌。
其它局部感染:如皮肤念珠菌感染的辅助治疗,也可配合外部抗真菌药物使用。
3、使用注意事项
患者必须严格遵循医嘱服用制霉素片。一方面,过高剂量可能导致胃肠不适等副作用;另一方面,长期滥用会导致真菌耐药,降低治疗效果。同时,制霉素在肝脏中的代谢负担较低,但肝肾功能有明显异常者仍需谨慎使用。另外,制霉素会对肠道正常菌群产生一定影响,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补充益生菌来维持肠道平衡。
4、可能的副作用和应对方法
尽管制霉素毒性较低,但长时间服用可能引起腹泻、胃痛等胃肠道不适。个别患者还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瘙痒、皮疹等。一旦出现严重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对于孕妇、哺乳期女性以及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权衡风险和收益后使用。
制霉素片是常见的抗真菌药物,对于念珠菌感染有显著疗效,但需要结合具体病情选择适当的剂量和疗程。如果自行用药,可能延误病情或加重感染,建议通过专业医生指导获取最大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