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满则溢养生有度才健康

发布于 2014-07-09 11:12

  当现代人的意识觉醒的时候,社会上就开始掀起了养生热潮。每个人都在所求着健康保养的方法,社会上到处宣传这关于养生的理论和实践,但到底那些被人们口耳相传的道理有没有它的合理之处,还需要我们自己有一双慧眼明辨出来。小编提醒各位的执行者,养生要养对,还要适度。

  世上没有一种食物和一种药物适合所有的人,也没有一种养生保健功法能适合所有的人。

  对生命现象的研究不仅涉及医学,还涉及社会、人文、伦理、道德等诸多文化方面。自古以来,除医学专家对养生有发言权之外,其他如道学、佛学、儒学、易学、武学、食学、民俗学等各路专家都有发言权。于是就自然形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现象。

  养生大法 众说纷纭

  近年来,中医经历了一场捍卫自身尊严的战斗洗礼。之后,便在专业或非专业媒体上,大量介绍古今医史、名家、名著、名方、名诗和名画等内容,以彰显中医文化博大精深。

  但遗憾的是,一些非中医专家讲的保健理论和应用内容,特别是营养学方面,总是变来变去,今天你说好,明天他又说不好,甚至有害。诸如此类,使民众感到无所适从。

  近年来,基于广大民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长和需求,各式各样的养生保健中心、基地、山庄、俱乐部、会所、公寓等纷纷建立起来。这些养生保健场所邀请各路养生保健专家,运用古今中外各种养生保健功法,为养生者服务。另外,不少旅游胜地的和尚、老道也为旅客诊脉断病,传授养生功法和售卖秘制养生茶、酒、丸、散、膏、丹等养生补品。广播、电视媒体在提高收视率前提下,扩增了养生保健节目,书刊业在追求发行量的前提下,将养生保健类内容作为组稿主攻方向,选题专找新、奇、特、玄能吸引读者的内容。

  有需求就有供给,各路养生保健专家有如雨后春笋,且几乎全有动听的头衔,什么国家级专家、首席专家,资深专家、知名专家、终身专家等等。这些养生保健专家的特点是:自诩为草根民俗派专家多于学府书斋派专家;年富力强的专家多于年老气衰的专家;胆大开放型的专家多于胆小保守的专家;无知无畏的专家,多于有知有畏的专家;非医学专业的专家多于医学专业的专家;西医专家多于中医专家。

  养生书籍 如炒冷饭

  纵观当前出现的养生保健理论,基本达到共识的内容是:要认知健康的重要性,养生保健重于治疗,心理平衡、营养平衡、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生活规律、劳逸结合、按时体检、有病早治等。于是这些年的中西养生保健专家,尽管不断变脸,巧立名目,也只不过是互相重复,来回折腾,有如炒冷饭,又像是祥林嫂见人便说“阿毛剥豆”一般。如今读者看着这些滥书,听众听着这些陈词,也未免感到乏味和心烦。可是炒作者并不怕养生保健书刊已经堆积如山,已打五折销售,该出还是要出,因为中国人多,有万分之一的人出钱,老板就有钱赚。只要有养生专家在电台、电视台讲演,就会有高收听率、高收视率,广告费就会上去,也就有了经济效益。

  得当者为宜 失当者为忌

  养生保健热炒的今天,影响最大的是老年朋友。为何如此?一是离退休老人家空闲时间多,二是怕得病、怕死,三是老年人容易被媒体忽悠。有的老人为追求“清静虚无”就每日闭门谢客,打坐养神练习内功;有的老人笃信“生命在于运动”,就终日爬山或在公园里摔打筋骨;也有的老人要享受“老有所乐”,就夜以继日下棋或搓麻将不止;也有少数老人听信养生奇法怪招,就习练怪功,大喊大叫,用力拍手、拍屁股,用木板拍打全身;倒行、倒立、学变了味的“五禽戏”,甚而学狗爬、驴打滚之类;还有极少数的老人则迷信养生秘方偏方,每日人参、鹿茸、灵芝、冬虫夏草和各种“鞭酒”不离口,以壮阳补肾,延年益寿;更有甚者喝自家尿,以毒排毒,防癌抗癌;还有外用痔疮药膏来健肤美容等等。

  在当前众说纷纭的养生大法面前,我们到底该信谁的?要采用哪种功法?

  笔者认为,世上没有一种食物和一种药物适合所有的人,也没有一种养生保健功法能适合所有的人。这里有个因时、因地、因季节、因人的体质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的问题。古代医家说:“得当者为宜,失当者为忌”。因此,中医养生原则,历来主张审因施养,辨证施养。

  确定养生行为常常是知易行难,就以上所说的古今中外养生大法,莫说全套功法用在一人之身,哪怕是单项内容,人们也难以做到准确无误。

  如今,包括笔者在内,都已经是七老八十的老人了,放着多姿多彩的好日子不过,而去天天琢磨和习用这些养生大法,有必要吗?养生大法“知”,但不必及深;“信”,不必执迷;“行”,要有度。总之根据自身条件法乎自然,顺其自然而已。一句话就是:养生大法不管别人怎么说,但要相信自己,可做可不做,可多做也可少做,让自己活得自在一些,潇洒一些,活得有尊严一些,千万不要活受罪!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早产宝宝黄疸什么时候消退 快速让宝宝黄疸消退方法揭晓

回答: 早产宝宝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4周消退,可通过光疗、喂养调整等方式加速消退。 早产宝宝由于肝脏功能不成熟,胆红素代谢较足月儿更慢,生理性黄疸持续时间可能延长至3-4周。若黄疸程度较...

Q
慢性咽炎的正确调理方法有哪些

回答: 慢性咽炎可通过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药物治疗等方式调理。 慢性咽炎可能与长期吸烟饮酒、用嗓过度、胃酸反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干痒、灼热等症状。调整饮食需避免辛辣刺...

Q
癌症为什么会转移

回答: 癌症转移主要与肿瘤细胞侵袭性生长、血管生成及免疫逃逸等因素有关。 癌细胞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特性,能够突破基底膜向周围组织浸润。肿瘤细胞通过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等物质降解细胞外基质,为...

Q
早期恶性肿瘤手术后复发几率

回答: 早期恶性肿瘤手术后复发概率与肿瘤类型、分期及治疗方式密切相关。 多数早期恶性肿瘤经规范手术后复发概率较低。以甲状腺乳头状癌为例,5年复发率通常不足5%,若肿瘤直径小于2厘米且未侵...

Q
手上起红色的小红点是怎么回事

回答: 手上起红色的小红点可能与过敏反应、真菌感染、湿疹等因素有关。 过敏反应通常由接触刺激性物质如洗涤剂、化妆品或食物引起,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灼热感或瘙痒。真菌感染多见于潮湿环境,伴...

Q
鼻窦炎脓液的排出方法有哪些

回答: 鼻窦炎脓液可通过鼻腔冲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排出。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冲洗液,通过冲洗鼻腔和鼻窦,帮助稀释并排出脓液,减轻炎症。药物治疗包括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

Q
手上长一粒粒凸起什么原因

回答: 手上长一粒粒凸起可能与汗疱疹、寻常疣、毛囊炎等因素有关。 汗疱疹通常与过敏、精神紧张或局部多汗有关,表现为手掌或手指侧缘出现密集小水疱,伴随瘙痒或灼热感。寻常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Q
牙龈发炎肿痛怎么消炎最快买啥药

回答: 牙龈发炎肿痛可以遵医嘱使用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 牙龈发炎肿痛可能与牙菌斑堆积、龋齿、智齿冠周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龈红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