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糖尿病10年,并发青光眼和视网膜病变,综合2种疗法保住视力
发布于 2023-09-21 11:46
发布于 2023-09-21 11:46
糖尿病的可怕之处在于血糖升高、代谢系统异常引起的各类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糖尿病性青光眼都是很严重的眼病,尤其是青光眼,它有很高的几率致盲。这两种眼病的发病率会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或者病情的加重而升高。有些患者刚开始属于较轻的糖尿病,如Ⅰ型糖尿病,在几年之中没有恶化的倾向,误认为自己痊愈,结果自行停药或改变了合理的饮食结构,导致糖尿病逐渐恶化,并发症随之而来。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则临床案例,希望能引起糖尿病患者的重视。
案例分享:40多岁的张女士于10年前发现血糖升高,在当地医院诊断为Ⅰ型糖尿病,应用药物,加上饮食控制和运动,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认为糖尿病治好了,一直没用药。2年前在医院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在7.0~8.0mmol/L,因此,没有继续用药,也没有做进一步检查。2个月前因为右眼胀痛,视力下降,到当地医院诊断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建议激光治疗,因为当地医疗条件限制,患者也没有重视,直到右眼视力严重下降,才来就诊,此时视力已经仅有光感,玻璃体出血,眼压高达50毫米汞柱(正常10-21毫米汞柱),已经丧失了激光治疗的时机,视力恢复无望。左眼矫正视力1.0,眼底可见较多出血点和渗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可见新生血管。如果不尽早治疗,其发展结果也同右眼一样。全身症见口干、乏力、便秘、手脚凉。
诊断结果:右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左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Ⅳ期。患者张女士早期没有重视糖尿病,很快出现了眼部的并发症,此时患者如能及时进行激光治疗,仍有机会挽救视力,由于患者缺乏对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和治疗知识的了解,错过了治疗时机。中药在此期很难短期根除新生血管,不可能取代激光疗效,即便采用中药治疗,也是在激光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的辅助性作用。综合治疗:1、激光:此时采用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全视网膜光凝,或者睫状体光凝,手术尽早控制眼压,尚可以缓解症状。一定程度上,手术对于缓解病情,减缓视功能丧失是有帮助的。但此时症状缓解,视力很难恢复。需要注意的是:手术后复发以及手术并发症等情况,基本是无法避免的,无论轻重都会产生一些问题。患者入院后,左眼采用激光光凝治疗,右眼行玻璃体腔注药,加上全视网膜光凝和睫状体光凝手术治疗。2、中药:根据患者全身气阴两虚,瘀阻于目的表现,中医治疗以益气养阴,温阳通脉为治法,药用:黄芪、女贞子、益母草、乌梅、生地、黄连、肉桂、知母、丹皮、夏枯草、蒲黄、密蒙花、麻仁、决明子、鸡血藤等口服。右眼眼压控制,左眼病情逐渐稳定。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原则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包括很多方面,中药、激光、手术治疗等,早期应用中药可以控制病变发展,病变发展到一定阶段,要应用激光进行治疗,它可有效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然而光凝治疗并不是对所有的病人都有效,应用不当,可能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即使正确的光凝治疗本身也是一种病理过程,会对视力、视野等造成一定损害。另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轻重程度不一。因此,如何把握激光治疗的时机对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但是如果错过激光治疗时机,发展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更难,视力也更差。
激光治疗:临床上激光治疗视网膜病变属于对症治疗,曾经的采用氙激光,以后更替为氩激光。氩激光也叫氩离子激光,为绿光,现在的532激光也为绿光。许多医院有多波长激光,除绿光以外,还有黄光和红光,根据眼底出血、水肿的不同情可选择性应用。当患者出现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使用激光治疗可以直接凝固并封闭微血管瘤、减少视网膜出血和水肿,消退新生血管,同时不会影响眼睛黄斑的正常功能。激光不会妨碍视网膜的血氧供应,能有效阻断新生血管的刺激作用,所以可以控制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有文献报道,激光光凝治疗一年后,70%患者视力进步或稳定,10%视力减少1-4行;远期效果与多种全身因素有关。有国外报道,15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激光后追踪15年,仅余下51例患者,其中58%视力高于0.5,95%高于0.1。眼科认为视力高于0.1,生活可以自理。因此适当时候应用激光治疗者,至少可以保持15年良好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