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后,午睡有讲究!医生提醒“三不要”,健康午睡秘籍
发布于 2024-08-12 06:10
发布于 2024-08-12 06:10
老王一直是个热爱运动的人,他喜欢打太极拳、跑步、做力量训练、游泳、打羽毛球等等。和同龄人相比,老王的精神状态总是最好的一个,周围的邻居都非常羡慕他。然而,最近老王在运动时却明显感觉到力不从心,这种状态持续了一周也没有任何改善迹象。于是,老王决定去医院询问医生。
在医院的问诊过程中,老王的各项检查结果都很正常,唯独问到睡眠的时候,老王闭了口。原来,老王最近喜欢上了午睡,并且喜欢吃完饭就睡,睡眠姿势上也是随心所欲。正是因为这些不良的午睡习惯,导致大脑血管出现问题,自然也就无法像之前那样畅快地运动。上年纪的人群到底能不能午睡?如果能行,又要注意哪三条禁忌?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上年纪不能午睡?
在古代,人们为了躲避正午的烈日,避免阳光的袭击,渐渐养成了午睡的习惯。尤其是进行户外工作的人们,为了维持生存,也必须选择午睡。发展到现在,午睡已经被承认是自然睡眠周期的一部分,并且成为人类自我保护的方式之一。尤其是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群,想要让精力恢复到正常状态,午睡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那么,对于进入全面衰老期的老年人,午睡还是健康有益的方式吗?答案是肯定的。随着年纪的增加,老年群体的身体机能无法像之前那样正常运转,非常容易出现心脑血管方面的问题。而午睡恰恰能预防这类疾病,尤其是冠心病。
根据医学专家的调研,那些有午睡习惯的人群体内激素更加平衡,使得冠心病出现率下降30%左右。因此,对于一些有午休习惯的国家和地区,比如地中海各国,可以发现冠心病发病率比较低。而没有午休习惯的北欧、北美等国,冠心病发病率就比较高。
除了这一点与老年人群息息相关的好处外,午睡对于老年人群同样起到消除困意、改善心情的作用。根据一项由英国学者的调查显示,午睡可以消除疲倦感,并且这种睡眠可以发挥最佳效果。这主要是因为中午1点是睡眠高峰最明显的时刻,如果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睡眠,就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消除疲倦。
与此同时,这种短觉可以更好地刺激淋巴细胞,这些细胞主要负责人体排毒,最终起到增强免疫细胞活性的作用。再加上良好的午睡之后,人们明显感觉到压力的释放,不良情绪有所缓解,心情自然也会畅快很多。
总而言之,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午睡都是合理而且发挥正向作用的一种睡眠方式。不分年龄,不分性别,都可以进行午睡。然而,如果只是为了完成午睡而午睡,不注重任何的禁忌,就像前面提到的老王一样,反而会自食恶果,破坏身体健康。那么,午睡有哪三条禁忌需要注意呢?
二、午睡三不要
1. 不要趴着睡
很多人在睡眠姿势的选择上往往是不正确的,趴着午睡是所有睡眠姿势中最方便的,但同时带来的危害最大。为了身体的舒适性,趴着睡觉的人群大多会将头抵在胳膊上,而这样做非常容易使得胳膊的神经受到压迫。身体无法自然放松,睡了一觉仿佛没有睡一样,根本睡不踏实。
其次,趴着午睡这种姿势会让眼睛抵在胳膊上,随着身体的放松,眼部所感到的压力也渐渐加大。作为身体最敏感的部位之一,这样错误的姿势会使得眼压过高,长期以往就会让视力受到损害。尤其是本身就已经有眼疾的患者,不仅容易增加高度近视的几率,也很容易增加青光眼的发病率。
最后,这种睡姿往往让手部和脸部这两个部位的血液无法正常运转,常常出现手臂和脸部发麻的感觉。如果长期选择这种姿势,就很容易出现神经和脸部问题,比如神经麻痹,脸部出现一大一小的情况。此外,这种睡姿会因为颈椎曲度异常而使得肩颈部肌肉僵硬,很容易增加患颈椎病的概率。
因此,不要选择趴着午睡这种方式。如果无法回家睡午觉,那就尽可能创造能躺着午睡的工具和空间。比如说买一个U型枕,想要午睡时就可以垫在脖子上,靠着椅背睡觉。这样做不仅可以让眼睛舒缓,还能让颈椎等其他部位得到松弛。
2. 饭后不能立即午睡
这种感觉相信人人都经历过——饱饭过后就有种想睡觉的感觉,很多人往往会跟随身体的感觉立马入睡,然而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之所以饱饭后产生昏昏欲睡的感觉,其实是因为需要将全身的气血调动到脾胃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这个时候脑部的供氧量以及营养就无法像之前那样充足,这种“窒息”的感觉就是昏昏欲睡。
而如果这个时候立即睡觉,不仅仅会影响到胃肠道、脾胃的消化,使得营养无法被充分吸收,还非常容易引起脑供血不足,出现脑血管问题。因此,正确的做法是饭后即使昏昏欲睡,也要尽量做一些活动,比如靠墙站、散步等等。坚持半小时之后再睡觉。
3. 午睡时间不能过长
我们都知道睡眠分为浅睡眠和深睡眠,至于由浅入深需要多久,需要根据当天的状态和个人体质不同分开看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躺床上睡觉会让由浅入深的时间维持在十分钟到半小时之间,并且这种姿势是最为舒服的,非常容易让人进入深睡眠状态,导致很多人在午睡时间上过长。
而午睡时间过长就会感到头昏眼花,全身不舒服,不仅无法恢复精力,而且会影响到下午的工作和学习。甚至有一些人群因为午睡时间太长而影响到晚上的睡眠时间,最终导致失眠,继而又影响到第二天的工作和学习。因此,无论因何种因素,午睡时间都不能过长,半小时到一小时是最佳的午睡时长。
三、午睡的其他注意事项
1. 午睡时间段
想要让午睡质量最高、效率最好,就要学会选择午睡时间段。根据相关专家的分析,人体最容易入睡的时间是晚上睡觉前的八个小时或者是起床后的八个小时,而这个时间点大约是中午1:00左右。这一点也非常符合中医理论上的子午觉说法,即中午11点到1点之间入睡,晚上11点到1点之间入睡。
2. 午睡前的饮食
为了不让饮食影响到睡眠质量,在午睡前也就是在吃中午饭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最忌讳的就是不要吃太饱,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这两点的任何一点都会引起血粘度增加,不仅极易引起冠状动脉的病变,也会增加胃肠道和脾脏的消化负担,引起这些部位的疾病。
3. 午睡之后的做法
按正常情况,午睡之后的人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不清醒的状态。这主要是因为睡眠时间,人体的大部分血液都会集中在脑部,使得血液粘稠度增加。而想要稀释血液粘稠度,就可以通过饮水的方式进行化解。比如泡各种花茶,不仅可以闻到各种花的香味也能起到提升精力、美容养颜的效果。或者只是简单的喝温白开水,进行一些轻度的活动,比如散步等。或者专门购买一些香囊、香袋、香水,嚼一些带有薄荷口味的口香糖等,都可以起到提升醒脑的作用。如果这些方式的效果都不太好,那么就可以选择喝适量的咖啡。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论喝什么,都不要喝含有糖分的饮料,因为这些含糖饮料会使刚刚恢复的精力消耗大半。
4.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午睡
这一点其实是最重要的,如果选择不午睡依然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或者65岁以上但是肥胖、血压过低、经常头昏头晕的人就可以选择不午睡,不午睡并不会影响身体的健康状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而为了释放压力,缓解紧张情绪,午睡就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对于年纪比较大的人群,同样可以进行午睡,起到预防冠心病等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午睡会为人体带来保健作用,但如果不正确的午睡,就会危及健康。比如前面提到的趴着睡、睡眠时间过长、饭后立即睡觉,都会引起身体的种种不良疾病。除此之外,还讲解了午睡的其他注意事项,尤其是最后一点,只要身体保持健康、精力充沛,或者有一些疾病困扰,就可以选择不午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