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某某,女,65岁,工人。1983年1月15日入院。高热,喘气三天入院,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二十余年,二十多年来,病情反复发作,每以冬季气候变冷发作,持续数月,经多种方法治疗方能缓解症状。入院前三天因气候突然变化而病情加重,病人出现高热,体温在38―39。C,恶寒,咳嗽,喘气,咳痰量多,痰色白有粘稠,难以咳出,胸闷不适,病情呈进行性加重。经门诊治疗无效收入院治疗。入时院时患者高热,喘气不能平卧,喉中痰鸣难以咳出,查血:WBC:14000、N85%,胸片提示: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即用西药抗感染,平喘及中药祛痰平喘等治疗,病情未见好转,入院一周,病人病情逐渐加重,高热,T:39--41。C,并逐渐出现神志模糊,1月23日,病人出神志昏迷,高热,呼吸气促,喉中痰多,需给予定时吸痰,经用抗生素等多种方法抢救治疗,三天患者仍未清醒,查病人高热,神昏,呼吸急促,痰声漉漉,入院后一周大便,查体时觉腹部灼热,腹部胀满,舌苔焦黄,苔燥,脉沉数,为肺热雍盛,腑气不通,当以通腑泻热,用大承气汤回味,处方:大黄15克,芒硝6克,枳实12克。厚朴12克,莱服子20克,鼻胃管给药,待大使通后用独参汤灌胃,用药一剂后二小时,患者解出稀水样大便200mi,一小时后,病人又大便一次,稀便,病人体温开始逐渐下降,交替给独参汤少许,用药两天,查体温38。C,病人神志开始清醒,体温逐渐下降,气促也较前明显好转,续用清热祛痰,平喘等方法治疗,病情逐渐好转,住院一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