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已经讲过食积,大家对食积应该有一定的了解了。食积的初期情况与西医的消化不良相似。食积是一大类疾病,其范围极广泛,所囊括的疾病是比较多的。食积是人为所导致的疾病,它的病位在消化道,但如果进一步发展可以影响到呼吸道,甚至影响睡眠等,由此可见,这个疾病的影响是相当广泛的,其危害性也远不止就是不爱吃饭这么简单。
1、直接影响食欲,影响营养均衡
大家清楚,食积最容易出现的症状就是食欲下降,不爱吃饭。食欲下降会对家长形成极大的不良刺激,父母因担心孩子吃不饱会影响生长发育,或担心吃得少会容易得病,所以就会想方设法地去喂饭,如哄骗利诱、延长喂饭时间,等等。由于脾胃已经受损,即便喂的量并不多,但相对于脾胃功能而言,这个量还是多的,其结果会使食积进一步加重,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饮食摄入的不足,必然会引起营养失衡,如有的孩子出现微量元素的改变,如缺锌,缺铁等。
2、可同时出现多种胃肠道症状
由于食积于胃肠,得不到良好的消化,积存的饮食就会影响胃肠道的气机,气的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可出现腹胀腹痛,这种腹胀腹痛通常不重,持续的时间也不长,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的腹痛发生在吃饭前后,因为同时有不爱吃饭这一症状,所以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在撒谎,是想逃避吃饭。还有一部分人的腹痛可能被考虑是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如果积食较多,还可以引起胃气上逆,而出现恶心,甚至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反复出现,易被怀疑患有胃炎、胃食道反流或肝炎的可能。
另外,食积日久还会伤及脾气,脾不健运,还会引起腹泻。积滞日久化热,还可能会出现便秘,等等。
食积的表现,因每个个体的不同,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或腹胀,或腹痛,或恶心呕吐,或腹泻,或便秘等等。以这些症状为主的疾病的种类是相当多的,但食积所致的疾病,一定要有食积的特点,这些孩子通常有过度喂养史,同时还有口臭,大便酸臭等情况。
3、影响孩子的夜间睡眠
饮食过量引起睡眠障碍,以婴幼儿最为多见。这就是中医的“胃不和,则卧不安。”因为胃里的食物过多,消化不掉,积存下来,就成了胃肠的负担。胃肠里的积滞下不去,胃肠里的气机就不通畅,就会引起腹胀腹痛,这个症状对于大孩子来说,很容易表达出来,但对于婴幼儿来说,他们唯一的表达方式就是哭闹,轻的夜间醒1-2次,重的可以1小时醒1次,长此以往,妈妈可就极其辛苦了。
4、容易上火
有的孩子食积之后,特别容易出现口唇红,舌红,咽红,口腔溃疡,便秘等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知道前面已经出现了食积不化,气滞不行。气机不畅,体内的阳气就会郁在胃肠里,久了就会化热,化热后就会出现前面的情况,严重者还会出现咽红肿、扁桃体肿大或化脓等情况。
5、可以影响生长发育,引起体质下降
我们都知道,人在出生前,所能拥有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这就是所谓的先天,先天是后天的基础,先天条件好的,孩子就好养。比如出生时体质强壮的,以后体质相对比较好,就算是有病也多不重。但出生时体重偏低者,如早产儿,尤其是那些生下来就要放在保温箱里的,以后体质相对就差了很多,就难养。但出生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后天可以补先天。后天是什么,后天就是脾胃,脾胃功能强的营养就好,脾胃弱则营养就差。如果脾胃受损,就不能很好地行使其运化水谷的职责,就会引起营养不足,体力也会随着下降。孩子失于营养就会出现体重、身高不增长,甚至于倒退的现象。营养不良,就会进一步削弱体质,体质差了,就更容易得病,或得病后病情迁延难愈,或反复发病。
食积的防治不仅仅是保护脾胃,也是预防其他相关疾病的有效手段
食积是中医儿科特色性疾病,中医治疗食积的药物就十分广泛了。消食的药物中,有许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如山楂、麦芽、谷芽、鸡内金等。除此以外,中药还有很多理气的药,因为食积导致了气滞,就可以加用这些药,如陈皮、佛手等。当然,中药还有许多养胃阴、清内热的药,如乌梅、川石斛等。
食积这个病,治得越早越简单。刚发病时,只是伤食了,这时的治疗是最简单的,只要饿上二顿自已就可以好了,完全可以不用药物。比如,某一天孩子突然吃多了,舌苔变白了,下一顿真的不想吃了,这种情况下,不吃或少吃就可以了,自己能好的。但如果真的形成食积了,甚至出现胃肠道的症状了,情况就较为严重了,那就只能用药了。如果再出现睡眠障碍,或生长发育也出现问题了,那治疗起来就需要时间了。如果再影响到体质了,就不再单单是胃肠道疾病了,可以兼有其他系统的疾病,那病情就更复杂了。
由此可以看到,为什么小儿时期要建立以吃睡为中心的生活模式,无非就是保障脾胃功能。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强壮了,气血生化来源充足,身体就容易好,否则,就易于发病,且发病后易于迁延不愈。所以我们说,食积的防治不仅仅是调护脾胃,也是预防其他相关疾病的有效手段。
友情提示:
食积的临床症状多元化,如恶心、呕吐、腹痛等,这些症状可见于食积,也可见于许多疾病中,如识别不当,极易误诊。如出现此类情况,千万不要妄下诊断,应及时就医,请专业人士予以诊断,万万不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