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皮质坏死是因各种疾病引起肾皮质小动脉梗阻的结果。其他原因包括移植肾的排斥、烧伤、胰腺炎症、损伤、蛇咬伤和中毒。例如磷和砷中毒。近十年来尿毒症饮食治疗的一个进展是,当肾功能恶化单采用高生物价低蛋白饮食已不能保持适当的尿素氮水平时,必需再降低蛋白质的摄入量,同时加入必需氨基酸制剂。常用的剂型有粉剂、片剂、糖浆等,尚可静脉供给。粉剂可以和麦、玉米淀粉做成各种点心进食。肾皮质坏死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浆必需氨基酸比例低而非必需氨基酸高。有些学者发现上述饮食利用好,易于获得氮平衡。有学者认为口服必需氨基酸能促进肝脏蛋白合成,静脉注射则促进肌肉合成。采用必需氨基酸,蛋白质摄入量比高生物价低蛋白饮食更低,既能满足体内必需氨基酸的需要,容易获得氮平衡,又能减少氮代谢产物;同时可减少磷的摄入量,故能减轻钙质沉积对肾单位的损害。蛋白质的选择不限于高生物价蛋白,这样有利于调节病人口味,使患者更易于接受。热能的供给在低蛋白质膳食时热能供给必须充足。供给热能与氮之间的比例最好达到300~450千卡∶1克。热能每日摄入最少为35千卡/公斤体重。每日约2000~2500千卡。钠与钾若合并浮肿和高血压,应限钠盐,限钠在40毫克当量/日较为适宜。若病人服用利尿剂或伴有呕吐、腹泻时,不应再限钠盐,甚至还需补充。若病人合并高血钾症时,摄入量每日应低于40~60毫当量。若每日尿量大于1000毫升和血钾量正常时不必再限钾摄入量。限钾膳食应避免食用果汁,慎重选食蔬菜及水果。若病人每日尿量增多,大于1500毫升时应观察血钾含量,过低时还须补钾。钙与磷、镁肾小球滤过率降至40~50毫升/分时,使磷的滤过的排出减少,导致血磷升高。若肾功能进一步恶化,血磷的升高不能控制,高血鳞及肾实质的损害使肾脏合成活性维生素D能力减退,血钙浓度下降,诱发骨质疏松。理想的治疗膳食应提高钙含量降低磷含量。含钙丰富的食品有牛奶、绿叶蔬菜、芝麻酱等。但有时因病情复杂难以达到理想目的时,临床一般按常规,以药物制剂加以补充调整。例如,成年人当肾小球滤过率在20~25毫升/分,每日给病人口服钙剂1~2克。为了减少肠道磷吸收,给病人口服氢氧化铝或碳酸铝乳胶,使与磷相结合排出体外。膳食中掌握磷摄入量的标准是当病人肾小球滤过率小于25毫升/分时,膳食中每日的含磷量应在45~52毫当量。同时还不得停服氢氧化铝乳胶。慢性肾衰病人由于长期限制饮食或继发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也抑制了镁的吸收,此时镁可能处于平衡状态。但当病人尿少时,若有大量镁负荷时就很难排出体外,体内过剩的镁可能产生血镁过高,此时应当限制摄入量。液体及水平衡对病人掌握液体出入量平衡很重要。一般视排出量决定摄入量。排出量全日包括尿液、呼吸及皮肤蒸发和消化液等。一般经皮肤、呼吸等全日失水量约为700~1000毫升,而食物进入体内经过代谢作用还可产生一些水约每日300~400毫升,两者相减则每日除排出尿液之外总失水量约为500毫升。肾皮质坏死故病人每日入液量可视前一日的排尿量再加上500毫升左右水作为补充的参考。但当病人合并发烧、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就应再多补充液体。当整体病情有所缓解后,入液量每日可在1200毫升左右。维生素的补充病人因代谢异常及营养摄入量不足体内水溶性维生素水平会下降,又因钙、磷代谢异常影响活性维生素D的合成,故此各种维生素的补充对患者非常重要。碳水化合物与脂肪慢性肾衰病人约有40%~60%合并有Ⅳ型高脂血症,除由于内源因素造成以外,与治疗膳食内容中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成分比例较高有一定关系。由于脂肪代谢紊乱,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在脂肪供给上要注意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有的学者认为在一定热量供应下,P/S值以1∶1.5为佳。在以采用素油为宜。慢性肾衰的饮食应是低盐、低蛋白、高热量、适当微量元素及维生素饮食,再配合中药治疗可延缓肾功能衰竭进程,可减少或延缓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