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大肠肿瘤可通过手术切除、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疗等方式治疗。老年人大肠肿瘤通常与遗传因素、长期高脂饮食、慢性炎症、肠道息肉、环境因素等原因有关。
1、手术切除:手术是治疗大肠肿瘤的主要方法,常见术式包括根治性切除术和姑息性切除术。根治性切除术适用于早期肿瘤患者,切除范围包括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姑息性切除术则用于晚期患者,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预防感染。
2、化疗:化疗通过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常用药物包括氟尿嘧啶5-FU,500mg/m²静脉注射、奥沙利铂130mg/m²静脉注射、卡培他滨1250mg/m²口服。化疗周期通常为2-3周,需根据患者耐受性调整剂量。化疗期间需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3、靶向治疗:靶向药物通过作用于特定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常用药物包括贝伐珠单抗5mg/kg静脉注射,每2周一次、西妥昔单抗400mg/m²首次静脉注射,后续250mg/m²每周一次。靶向治疗需定期评估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免疫治疗: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对抗肿瘤,常用药物包括帕博利珠单抗200mg静脉注射,每3周一次、纳武利尤单抗240mg静脉注射,每2周一次。免疫治疗需监测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皮疹、腹泻等。
5、放疗:放疗通过高能射线杀灭肿瘤细胞,适用于局部晚期或复发性大肠肿瘤。放疗剂量通常为45-50Gy,分25-28次完成。放疗期间需保护皮肤,避免照射区域受到摩擦或刺激。放疗后需定期复查,评估肿瘤控制情况。
老年人大肠肿瘤患者需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红薯、西兰花,避免高脂高糖饮食。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康复。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