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后出现淤青可能与针刺损伤毛细血管、凝血功能异常、操作手法过重等因素有关。
针灸时针具刺入皮肤可能损伤局部毛细血管,导致少量血液渗出形成皮下淤血,表现为局部皮肤青紫。这种情况通常范围较小,1-3天可自行吸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如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患者,因血液凝固能力下降更易出现明显淤青,可能伴有其他部位出血倾向。操作时进针过深或手法过重也可能加重局部组织损伤,形成较大面积淤青,多伴随轻微疼痛或肿胀。
针灸后出现淤青应避免局部揉搓,24小时内可冷敷减少出血,48小时后热敷促进吸收。淤青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其他异常出血症状需就医检查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