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房颤是指心房颤动发作持续时间不超过7天且能自行终止的心律失常,属于心房颤动的常见类型之一。心房颤动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血栓栓塞等并发症。
阵发性房颤的发作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可能增加患病概率,部分患者有家族史。长期精神紧张或过度劳累可能诱发心律失常。过量饮酒或摄入咖啡因可能刺激心脏传导系统。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可能损伤心房结构。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通过代谢异常干扰电活动。
阵发性房颤的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方案。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自主神经功能。限制酒精和咖啡因摄入可减少诱发因素。控制血压血糖能降低心血管负担。药物治疗可选用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患者,可考虑射频消融术等介入治疗。
阵发性房颤患者应定期监测心率变化,记录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日常饮食注意低盐低脂,适当补充镁钾等电解质。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出现持续心悸或伴随胸痛、晕厥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长期未规范治疗可能进展为持续性房颤,增加脑卒中风险,建议在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系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