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晕厥可能由低血糖、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脑供血不足、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
1、低血糖:
血糖水平快速下降会导致大脑能量供应不足,引发晕厥。常见于糖尿病患者用药不当或长时间未进食。需及时补充含糖食物,调整降糖方案。
2、体位性低血压:
由卧位或坐位突然站立时血压调节异常所致,多见于老年人或服用降压药物者。改变体位时应缓慢动作,必要时调整用药。
3、心律失常:
心脏节律紊乱导致心输出量骤减,常见于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脏疾病。需进行心电图检查,必要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安装起搏器。
4、脑供血不足: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血管痉挛可引起突发意识丧失。可能伴随言语障碍或肢体无力,需排查脑血管病变。
5、心理因素:
强烈情绪刺激或疼痛引发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多见于年轻人群。通常无需特殊治疗,避免诱发因素即可。
日常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低血糖,改变体位时动作缓慢,保持适度运动改善循环功能。中老年人或反复晕厥者需完善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检查,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发作时应立即平卧抬高下肢,保持呼吸道通畅,记录发作前诱因和伴随症状便于医生诊断。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等高风险活动,必要时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
休克和晕厥是两种不同的临床状态,休克是由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的全身组织低灌注综合征,而晕厥是短暂性脑缺血引起的突发性意识丧失。
休克主要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休克的病因包括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等。失血性休克通常由外伤或消化道出血引起,感染性休克与严重感染有关,心源性休克多因急性心肌梗死或严重心律失常导致。休克需要紧急医疗干预,包括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病因治疗等措施。
晕厥表现为突发短暂的意识丧失,通常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可自行恢复。晕厥的常见类型包括血管迷走性晕厥、心源性晕厥和体位性低血压。血管迷走性晕厥多由疼痛、紧张或长时间站立诱发,心源性晕厥与心律失常或心脏结构异常有关,体位性低血压常见于老年人或服用降压药物者。晕厥发作前常有头晕、视物模糊、出汗等前驱症状,发作后可能出现短暂乏力但无神经系统后遗症。
休克和晕厥的关键区别在于休克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全身组织灌注不足,而晕厥是短暂性脑血流减少。休克患者意识障碍持续时间较长且不会自行恢复,需要积极治疗。晕厥患者意识通常迅速恢复且不遗留功能障碍。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站立、保持充足水分摄入、缓慢改变体位等措施有助于预防晕厥。出现不明原因晕厥或休克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