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串着疼可能是神经痛的表现,通常由周围神经损伤、带状疱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神经阻滞、手术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周围神经损伤外伤或压迫可能导致周围神经损伤,表现为放射性疼痛。疼痛可能沿神经走向扩散,伴随麻木或刺痛感。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加巴喷丁胶囊等营养神经药物。局部热敷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2、带状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激活会引起沿神经分布的簇集性水疱和剧烈疼痛。早期可能出现皮肤灼热感,随后出现红色丘疹。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片、普瑞巴林胶囊、喷昔洛韦乳膏等抗病毒和止痛药物。保持患处清洁干燥。
3、颈椎病颈椎退行性变可能压迫神经根,导致颈部至手臂的放射性疼痛。可能伴随头晕、手部麻木。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乙哌立松片、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药物。避免长时间低头,适当进行颈部锻炼。
4、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可引起腰部至下肢的串痛。咳嗽或弯腰时疼痛加重,可能伴下肢无力。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甲钴胺注射液、依托考昔片等药物。卧床休息时建议保持腰部平直。
5、糖尿病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损害周围神经,可能出现四肢远端对称性疼痛。常伴蚁走感、袜套样感觉异常。需严格控制血糖,可遵医嘱使用硫辛酸胶囊、依帕司他片、度洛西汀肠溶片等药物。每日检查足部皮肤情况。
出现串痛症状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神经刺激。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修复。疼痛部位可尝试热敷,温度不宜超过40度。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记录疼痛发作时间、部位和诱因,就诊时详细告知医生。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控制饮食。中老年人群可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肌力下降、大小便失禁等严重症状,须立即就医。
蛇串疮即中医所称的带状疱疹,其辨证分型主要有肝经郁热证、脾虚湿蕴证、气滞血瘀证、湿热毒蕴证、阴虚火旺证五种类型。
一、肝经郁热证表现为疱疹色红、灼热刺痛、口苦咽干,多因情志不畅或肝胆火毒循经外溢所致。治疗以清肝泻火为主,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疱疹局部可配合青黛散外敷,疼痛明显者可配合针刺太冲、阳陵泉等穴位。
二、脾虚湿蕴证疱疹色淡、渗液清稀、纳差便溏,多因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所致。治疗宜健脾利湿,常用除湿胃苓汤加减。饮食需避免生冷油腻,可配合艾灸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以增强脾运化功能。
三、气滞血瘀证多见于病程后期,疱疹结痂但疼痛持续,舌质紫暗,多因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治疗需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常用血府逐瘀汤配合桃红四物汤。可配合梅花针叩刺或刺络拔罐促进局部气血运行。
四、湿热毒蕴证疱疹溃烂流脓、周围红肿灼热,伴发热口渴,多因湿热毒邪壅盛所致。治疗需清热解毒利湿,常用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局部可用金黄散外敷,保持患处干燥清洁。
五、阴虚火旺证多见于年老体弱者,疱疹干瘪但夜间痛甚,伴五心烦热,多因阴液亏虚、虚火内生所致。治疗宜滋阴降火,常用知柏地黄丸加减。可配合耳穴贴压神门、交感等穴位调节阴阳平衡。
带状疱疹患者需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及情绪波动。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发物如羊肉、韭菜等。急性期避免抓挠患处,衣着宜宽松柔软。恢复期可适当练习八段锦等养生功法以增强正气。若出现持续剧烈疼痛或视力受损等特殊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外治法如刺络拔罐、火针等需由专业医师操作,不可自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