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性骨折属于严重骨折类型,通常需要紧急医疗干预。粉碎性骨折的严重程度主要与骨折部位、移位程度、是否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等因素有关。
粉碎性骨折指骨折处骨质碎裂成三块以上,其稳定性远低于普通骨折。这类骨折多由高能量创伤导致,如车祸、高处坠落等。骨折端尖锐骨片可能刺伤周围软组织,增加感染风险。部分患者伴随剧烈疼痛、明显畸形和肢体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因创口暴露更易继发骨髓炎,需彻底清创。
粉碎性骨折的治疗难度显著高于简单骨折。多数情况下需手术复位并使用钢板、髓内钉或外固定架稳定骨折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若复位不良易导致创伤性关节炎。老年患者髋部粉碎性骨折可能诱发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儿童骨骺区粉碎性骨折可能影响骨骼发育。部分复杂病例需多次手术修复软组织及骨缺损。
粉碎性骨折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早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后期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训练。饮食需保证充足钙质和优质蛋白摄入,如牛奶、鱼肉等,避免吸烟饮酒影响骨愈合。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家属应协助完成日常生活护理。
腰粉碎性骨折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主要方法有卧床制动、支具固定、椎体成形术、内固定术、康复训练。
1、卧床制动轻度压缩性骨折可选择绝对卧床休息4-8周,期间使用硬板床并保持脊柱轴向翻身。卧床期间需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可通过踝泵运动、气压治疗等方式促进血液循环。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
2、支具固定稳定性骨折可配合腰围或脊柱支具外固定,通常需佩戴3个月以上。定制支具需确保贴合腰椎生理曲度,佩戴期间应逐步进行腰背肌等长收缩训练。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避免过早负重导致椎体高度再次丢失。
3、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压缩骨折可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通过骨水泥注入稳定骨折块。该微创手术能快速缓解疼痛,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需注意骨水泥渗漏可能导致的神经压迫或肺栓塞等并发症。
4、内固定术严重爆裂性骨折伴神经损伤需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必要时联合椎管减压。手术可重建脊柱稳定性,但需关注螺钉松动、断钉等风险。术后需佩戴支具保护3-6个月,期间禁止弯腰和扭转动作。
5、康复训练骨折稳定后应循序渐进开展康复训练,早期以呼吸训练和四肢关节活动为主,中期加入腰背肌等张收缩,后期逐步过渡到桥式运动和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整个康复期需避免久坐久站,配合物理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腰粉碎性骨折患者恢复期间应保证每日钙摄入量达到1000-1200毫克,适量补充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建议选择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避免吸烟饮酒影响骨折修复。康复训练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定期复查CT评估骨痂生长情况,出现下肢麻木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长期需预防骨质疏松,可通过抗骨质疏松药物和负重运动维持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