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肛肠科

肠梗阻可以保守治疗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李辉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高位小肠梗阻除腹痛外

高位小肠梗阻除腹痛外,通常还伴有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高位小肠梗阻可能与肠粘连、肠扭转、肠套叠、肠道肿瘤、肠道炎症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

1、呕吐

高位小肠梗阻早期即可出现频繁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或胆汁样液体。呕吐与梗阻部位较高有关,因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梗阻部位而反流。呕吐可能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需通过静脉补液纠正。若呕吐物呈粪臭味,提示梗阻时间较长或存在肠坏死可能。

2、腹胀

腹胀多出现在梗阻中后期,因肠道内气体和液体积聚导致。高位梗阻时腹胀可能局限于上腹部,腹部叩诊呈鼓音。腹胀程度与梗阻严重性相关,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功能。胃肠减压是缓解腹胀的有效措施,需通过鼻胃管引流肠内容物。

3、停止排便排气

完全性高位小肠梗阻患者常表现为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因肠道内容物无法通过梗阻部位。部分性梗阻可能仍有少量排气或排便。该症状需与便秘鉴别,可通过腹部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若梗阻时间超过24小时未缓解,需考虑手术干预。

4、脱水

频繁呕吐及肠道液体积聚可导致脱水,表现为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心率增快等。脱水可能进一步引发低血容量性休克,需通过静脉补液补充水分及电解质。监测尿量及中心静脉压有助于评估脱水程度。

5、电解质紊乱

高位小肠梗阻可能因呕吐丢失大量胃酸,导致低钾血症、低氯血症或代谢性碱中毒。电解质紊乱可诱发心律失常或肌无力,需通过血液检查明确类型并及时纠正。严重电解质紊乱需在重症监护下治疗。

高位小肠梗阻患者需禁食并接受胃肠减压,避免加重肠道负担。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变化,若出现发热、腹膜刺激征或休克表现,提示可能发生肠坏死或穿孔,需紧急手术。术后早期可逐步恢复流质饮食,选择低脂低渣食物如米汤、藕粉等,避免进食产气食物。日常需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肠功能恢复情况。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腱鞘炎 乳头皲裂 胆总管囊肿 神经性厌食 恶性胸腔积液 化脓性脑膜炎 科罗拉多蜱热 舌下间隙感染 急性子宫内膜炎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