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心确实是胃食管反流病最典型的症状。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表现包括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以及慢性咳嗽。
1、烧心:
烧心表现为胸骨后或上腹部灼热感,常于餐后1-2小时出现,平卧或弯腰时加重。这是由于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所致,可通过抬高床头、避免饱餐等措施缓解。
2、反酸:
胃内容物反流至口腔或咽喉部,产生酸苦味。长期反流可能损伤牙齿釉质,建议餐后保持直立姿势,睡前3小时避免进食。
3、胸骨后疼痛:
疼痛可放射至背部或肩部,易与心绞痛混淆。疼痛程度与食管黏膜损伤程度相关,持续疼痛需胃镜检查排除食管炎或Barrett食管。
4、吞咽困难:
食管长期炎症可能导致瘢痕狭窄,出现固体食物吞咽梗阻感。轻度狭窄可通过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严重狭窄需内镜下扩张。
5、慢性咳嗽:
胃酸刺激咽喉或误吸入气管引发顽固性干咳,夜间平卧时加重。这类咳嗽对常规止咳药反应差,需针对反流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高脂、辛辣食物及碳酸饮料。超重者需减重,戒烟限酒。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避免紧身衣物压迫腹部。症状每周发作2次以上或伴随体重下降、贫血时,应及时消化科就诊评估食管黏膜损伤程度。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但避免餐后立即剧烈运动。
孕妇出现烧心伴暗红色呕吐物可能与胃食管反流、消化道出血等因素有关,需警惕食管黏膜损伤或胃溃疡等疾病。建议立即就医排查出血原因,避免延误治疗。
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可能导致少量出血,呕吐物可混有血丝呈现暗红色。妊娠期激素变化会减弱食管括约肌功能,增大的子宫压迫胃部进一步加重反流。这类情况通常伴随胸骨后灼痛、反酸等症状,可通过抬高床头、少量多餐缓解。若出血量较大或呕吐物呈咖啡渣样,需考虑胃黏膜糜烂、食管静脉曲张等严重情况。消化道溃疡在孕妇中相对少见,但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诱发,典型表现为呕血合并黑便。
妊娠剧吐导致的贲门黏膜撕裂也可出现暗红色呕吐物,多发生于频繁剧烈呕吐后。这类患者往往伴有脱水体征和电解质紊乱,需静脉补液治疗。较少见原因包括食管炎伴溃疡形成、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后者常见于合并肝病的孕妇。某些血液系统疾病或服用抗凝药物时,可能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需结合凝血功能检查判断。
孕妇出现呕血症状时需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禁食禁水直至医疗评估。建议记录呕吐频率、血量及伴随症状,就诊时携带近期用药清单。避免自行服用抑酸药掩盖病情,妊娠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日常应选择易消化食物,进食后2小时内避免平卧,穿着宽松衣物减少腹压。定期产检时主动告知消化系统症状,妊娠中晚期出现呕血需优先排除胎盘早剥等产科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