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常不能自愈,需通过医疗干预控制病情发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视网膜微血管损伤、出血及渗出,严重时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眼底改变,患者常无自觉症状。此时通过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及血脂,配合定期眼底检查,可延缓病变进展。部分非增殖期病变在规范管理下可能出现稳定或轻微改善,但已发生的血管损伤不可逆。随着病情发展,视网膜可能出现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等增殖性改变,需接受激光光凝、玻璃体切除等治疗。若未及时干预,黄斑水肿、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将造成永久性视力损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需建立长期管理策略。建议患者每3-6个月进行散瞳眼底检查,合并高血压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饮食上采用低升糖指数膳食,限制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在130-200克。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出现视物模糊、飞蚊症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避免自行使用眼药水或保健品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