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骨科

倒地笑的鉴别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陈雨
陈雨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的鉴别诊断

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可通过疱疹分布位置、病原体类型及伴随症状进行鉴别诊断。手足口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型或肠道病毒71型引起,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或皮疹;疱疹性咽峡炎多由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疱疹集中于咽峡部,通常不累及四肢。

1、疱疹分布差异

手足口病的疱疹或皮疹可同时出现在手掌、足底、臀部及口腔黏膜,呈离心性分布;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局限于咽峡部,如软腭、悬雍垂、扁桃体周围,四肢无皮疹。两者均可能伴随口腔疼痛,但手足口病的皮肤病变更广泛。

2、病原体类型

手足口病以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为主,少数由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1-10型、16型或22型感染导致。病毒类型差异可通过咽拭子PCR检测进一步明确。

3、伴随症状

手足口病患儿可能出现低热、食欲减退,重症者可并发脑炎、肺水肿;疱疹性咽峡炎以突发高热、咽痛为主,罕见神经系统或心肺并发症。两者均需警惕脱水风险,但手足口病需更密切监测重症表现。

4、病程进展

手足口病皮疹通常在发病后1-2天出现,持续3-7天消退;疱疹性咽峡炎的咽部疱疹多在发热后24小时内显现,2-3天后破溃形成溃疡,病程约1周。两者均具有自限性,但疱疹性咽峡炎发热症状更急骤。

5、传染性管理

两者均通过粪-口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手足口病传染性更强且易引起暴发流行。隔离期建议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天,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退热后传染性显著降低。接触者需加强手卫生与环境消毒。

家长发现儿童出现口腔疱疹或皮疹时,应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居家护理需保持口腔清洁,选择温凉流质饮食,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创面。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或肢体抖动等表现,须立即复诊。恢复期应补充足够水分,注意休息至症状完全缓解。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风湿病 胆囊息肉 结肠损伤 路易体痴呆 皮脂腺囊肿 桡骨干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 继发性高血压 1型糖尿病肾病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