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的原因都有哪些

2.03万次浏览

葛伟 副主任医师

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宝宝发烧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刺激、生理性发热、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发烧是身体对异常情况的反应,通常表现为体温升高、面色潮红、精神不振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监测体温,观察宝宝状态,必要时就医检查。

1、遗传因素

部分宝宝可能存在家族性发热倾向,与基因相关的体温调节异常有关。这类发热多为低热,体温多在37.5-38摄氏度之间波动。家长需注意记录发热规律,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若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排除代谢性疾病。

2、环境刺激

过热环境、穿衣过多或剧烈哭闹可能导致体温暂时性升高。这种情况体温多不超过38.5摄氏度,去除诱因后1-2小时内可自行恢复正常。家长需保持室内通风,选择透气衣物,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夏季可使用空调维持26-28摄氏度的室温。

3、生理性发热

疫苗接种后、出牙期或生长发育快速阶段可能出现短暂低热。疫苗相关发热多在接种后24小时内出现,持续1-2天;出牙发热通常伴随牙龈红肿、流涎增多。家长可进行物理降温,适当增加水分摄入,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不退需就医。

4、感染性疾病

病毒或细菌感染是宝宝发烧最常见原因,可能与呼吸道感染、胃肠炎、尿路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咳嗽、腹泻、排尿异常等症状。病毒感染多呈自限性,细菌感染需抗生素治疗。家长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退热药物,同时配合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

5、免疫性疾病

川崎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免疫系统疾病可引起反复或持续发热,可能伴随皮疹、关节肿痛、黏膜充血等症状。这类疾病需要专科医生评估,治疗包括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家长发现宝宝发热超过5天或伴有特殊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排查。

家长需注意保持宝宝充足休息,提供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苹果泥等,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发热期间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记录发热曲线。退热后仍要观察3天,注意有无复发或新发症状。居室保持适宜温湿度,定期开窗通风。若宝宝出现嗜睡、抽搐、呼吸急促、拒绝进食等危险信号,须立即送医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