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经常生气可能增加患癌风险,但并非直接致癌因素。长期负面情绪可能通过影响内分泌、免疫功能等途径间接促进癌症发生。
长期处于愤怒、焦虑等负面情绪状态下,人体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导致皮质醇等应激激素水平升高。这些激素会抑制免疫系统功能,削弱自然杀伤细胞对异常细胞的清除能力。同时慢性应激状态可能加速端粒缩短,促进细胞衰老和基因突变积累。研究显示长期情绪压抑者患乳腺癌、胃癌等概率略高于普通人群,但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少数具有癌症家族史或携带易感基因的人群,长期情绪问题可能成为诱发因素之一。例如林奇综合征患者若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可能加速结直肠病变进程。某些心理特质如敌意倾向与特定癌症存在微弱关联,但需要结合其他风险因素综合评估。
建议通过规律运动、正念冥想等方式调节情绪,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保持均衡饮食与充足睡眠有助于稳定神经内分泌系统。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癌症筛查,尤其是有家族史或长期情绪困扰者。出现持续消瘦、异常出血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排查。